[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减少二氧化碳降低雾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6763.7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2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庆东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78;B01D53/62;B01D5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28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4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减少 二氧化碳 降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减少二氧化碳降低雾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雾霾已经严重困扰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健康,大家共同对抗雾霾的任务迫在眉睫。造成雾霾的因素有很多,这里仅描述有效处理其中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重,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使空气浮力增加,当没有风或者风很小的时候,CO2倾向于堆积于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与CO2结合生成H+,HO-,HCO3-,CO32-等离子,以及游离二氧化碳等,细小的雾霾颗粒与离子相吸附。CO2与水蒸气相结合形成的离子呈现相对的气相稳定,悬浮于空中,细小雾霾颗粒也相应悬浮于空气中,不肯落地,CO2等离子源帮助雾霾离子抵抗万有引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减少二氧化碳降低雾霾的方法,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方式使得雾霾更容易落到地面,减少空气中雾霾的浓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过减少二氧化碳降低雾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收集工业废气中的CO2,以减少空气中CO2的含量,从而减少空气中雾霾的浓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CO2通入到含有水蒸气及水蒸气吸附物质的钢罐中,模拟雷电产生前的压力状态,然后突然释放压力,在突然失去高压的状态下,先前逐渐大量积累的离子需要重新复合,从而释出电能。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所述CO2通入水中,制成碳酸水,并利用碳酸水蒸煮米饭。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碳酸水的浓度为1℃~常温下,0.1~0.4MPA的压力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饱和浓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二氧化碳压入到灌装的海水中,可以改变氯化钠、氯化镁等等海盐络合形式,改变各离子团的分布及大小,有利于加速海水淡化进程,提高淡水产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海面加一个罩子,这个罩子相当于把一个立方体或长方体盒子去掉其中一个面,扣在海面上并固定,往罩子里通入二氧化碳,使该部分海水酸化,改变PH值,使海水中的离子发生流动,这样可以通过离子的流动发电。为了减少局部海水酸化给海洋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在海水发电厂周围大量栽培海水植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收集和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以减少空气中的CO2的含量,从而减低空气中雾霾的浓度,起到治理雾霾的作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方法简单、环保,不产生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通过减少二氧化碳降低雾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A、收集工业废气中的CO2;B、所述CO2通入到含有水蒸气及水蒸气吸附物质的钢罐中,模拟雷电产生前的压力状态,然后突然释放压力,在突然失去高压的状态下,先前逐渐大量积累的离子需要重新复合,从而释出电能。
其中收集工业废气中的CO2这一步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CO2可以用来模拟雷电进行电力生产。关于雷电产生环境,CO2与水蒸气是必要条件之一。将压力下二氧化碳与水蒸汽及类似尘埃颗粒或可以吸附水蒸气的其他物质混合,即将气瓶中的CO2通入到含有水蒸气及水蒸气吸附物质的钢罐中,模拟类似雷电产生前的压力状态,然后人为突然释放压力,在突然失去高压的状态下,先前逐渐大量积累的离子需要重新复合,从而释出电能。云端放电类似于压力云团的突然断裂、扭曲、剪切,云团内部积聚的离子处于突然失去压力状态而无法独立存在,从而释出电能,放电,生成水、CO2等。或大量电子被媒介引向大地。
当然,用CO2模拟雷电进行发电时,CO2似乎没有被消耗,可以在林间发电,使CO2被树林或其他植物吸收,而不再是通过大烟囱排入空中。这样是一种更加有效的碳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庆东,未经孟庆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6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