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卡、智能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7841.7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8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满艳鹏;周清;熊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30 | 分类号: | G06F9/30;G06F9/445;G06K19/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胡艳华;栗若木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卡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卡、智能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卡包括:多个第一应用入口类,与每个第一应用入口类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二应用入口类,以及管理入口类,每个第一应用入口类分别和对应的第二应用入口类具有相同的应用功能;管理入口类,用于管理第二智能卡的应用;每个第二应用入口类,用于在管理入口类调用本第二应用入口类时,处理管理入口类分发给本第二应用入口类的指令;每个第一应用入口类,用于接收和处理Java平台分发的指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兼容Java卡和Nativ卡的结构,由于两种卡的结构之间分立、隔离,而导致智能卡的开发成本和空间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智能卡和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智能卡、智能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的发展,由于智能卡具有携带方便、持久保持和灵活交易等优势,智能卡的应用已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商业、医疗、保险、交通、社会公共事业等。
在智能卡领域中,Native卡和Jave卡为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智能卡,我国用户使用的传统智能卡以Native卡为主,而目前的发展趋势是Jave卡逐渐成为智能卡的主流应用。由于Java卡作为高安全性智能卡,具有国际性统一的技术标准及规范,被许多国家应用于金融、运输、电信等领域,并且由于Java卡的多应用性、可移植性、灵活性等优势使其成为了多应用智能卡发展的主要选择。然而,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IC)行业并非互相兼容,随之形成的现象是,用户手里的智能卡的数量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对用户保存、携带和使用智能卡带来不便因素,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智能卡性能、存储空间等指标的提升,“一卡通”、跨行业、多应用的趋势逐渐普及,一卡多用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结合我国传统智能卡以Native卡为主的应用现状,由Native卡向Java卡过渡的转换时期,在进行“一卡多用”的整合过程中,提出了对旧设备和Native卡行业应用兼容的要求。目前已提出一种兼容Java卡和Nativ卡的结构,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兼容Java卡和Nativ卡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所示的结构可以看出,该设计方法虽然在一张只能卡上分别实现了Native卡结构和Java卡的结构,但是由于两种卡的结构之间分立、隔离,空间占用较大,在接收指令时,如果是选择应用指令则根据指令携带的标识属性来决定该指令进入哪一种卡的结构,其他指令则需要根据上下文环境选择卡的结构。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兼容Java卡和Nativ卡的结构,由于两种卡的结构之间分立、隔离,仍然需要单独开发Native卡的应用(Applet),而导致智能卡的开发成本和空间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卡、智能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兼容Java卡和Nativ卡的结构,由于两种卡的结构之间分立、隔离,仍然需要单独开发Native卡的应用(Applet),而导致智能卡的开发成本和空间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卡,包括:
所述智能卡为配置有Java平台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包括:多个第一应用入口类,与每个第一应用入口类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二应用入口类,以及管理入口类,每个第一应用入口类分别和对应的第二应用入口类具有相同的应用功能;
其中,所述管理入口类作为第二智能卡的接口,用于管理所述第二智能卡的应用,其中,所述管理入口类管理所述第二智能卡的应用,包括:将从所述Java平台接收到的指令分发给所述第二智能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指令的内容调用相应的第二应用入口类;
所述每个第二应用入口类作为所述第二智能卡中应用的接口,用于在所述管理入口类调用本第二应用入口类时,处理所述管理入口类分发给本第二应用入口类的指令;
所述每个第一应用入口类作为第一智能卡中应用的接口,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Java平台分发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7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