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2777.5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2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水;王艺颖;许艳顺;姜启兴;于沛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7/20 | 分类号: | A23L17/20;A23P10/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油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软化心脑血管、调节血糖血脂、促进新陈代谢、参与神经系统和视觉系统的发育等多种生理功能,有很高营养价值。但鱼油的高不饱和度使其极易氧化变质,由此产生异味、丧失生理功效,且鱼油的液体状态也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途径,制约了鱼油产品的开发。
因此,如何对鱼油提供良好的保护,同时改善鱼油的风味和应用性质,对鱼油的开发利用乃至淡水鱼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微胶囊技术是当今迅猛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高新技术。由于其可以为芯材提供保护、掩蔽不良风味,还可以改变芯材的物理形态、扩大应用范围,因此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研究中对鱼油微胶囊化的方法大多为复凝聚法或多种壁材复配进行的喷雾干燥法。复凝聚法对反应条件要求严格,操作复杂,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而多种壁材复配制备微胶囊,除了配置多种溶液较为复杂之外,目前的常用壁材在微胶囊化后复溶性都较高,一方面这会导致在高湿环境中微胶囊的破坏,使之无法很好地对鱼油提供保护;另一方面鱼油微胶囊在口中就复原为乳状液,释放出鱼油的腥味,达不到掩蔽异味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鱼油微胶囊的技术空白,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按0.5~2.0g壳聚糖/100mL乙酸溶液的比例将壳聚糖添加于乙酸溶液,搅拌得到壁材溶液;向壁材溶液中加入鱼油和乳化剂,搅拌后高压均质得到乳状液;将乳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鱼油微胶囊;所述高压均质,均质压力为20~50MPa,均质时间为1~5min;所述喷雾干燥,其进风温度为160~200℃,进料速率为300~600mL/h。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乙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1.5%。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鱼油与壁材溶液的质量比为0.5~2:1。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鱼油额外添加鱼油质量0.08~0.12%的维生素E。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乳化剂包括吐温80或司盘80,该乳化剂的HLB值为13~15,其添加量为壁材溶液质量的0.1~1.0%。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聚糖分子量为20~80kDa,脱乙酰度为80~90%。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得到壁材溶液,其中,搅拌为在转速为400~1000rpm的条件下,搅拌0.5~4h。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后高压均质,其中,搅拌为在转速为1500~2500rpm的条件下,搅拌1~2h。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包埋率较高,溶解性较低的鱼油微胶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油微胶囊,其特征在于:鱼油微胶囊包括鱼油微粒和壁膜,其中,壁膜采用单一壁材壳聚糖,鱼油微粒额外添加0.08~0.12%维生素E。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得鱼油微胶囊产品呈乳白色,无鱼腥味及异味,水分含量低;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流动性较好。
(2)本发明鱼油微胶囊对鱼油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鱼油的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产品包埋率较高,溶解性较低,可以很好地掩盖鱼油的异味。
(3)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4)本品具有多种生理功效,可用于制备食品、营养保健品、高级水产饵料添加剂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冻熟制风味鮰鱼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桑葚味海米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