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汽车零部件、铁屑再利用生产高强度低合金制动鼓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6099.1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6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军;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金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08 | 分类号: | C22C37/08;C22C37/10;C22C37/06;C22C33/08;B22D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4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鼓 铁屑 废旧汽车 低合金 再利用 零部件 原铁水 金属添加剂 生产成本低 质量百分比 原料回收 孕育处理 熔炼 废钢料 回炉料 增碳剂 铬铁 硅铁 机杂 锰铁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汽车零部件、铁屑再利用生产高强度低合金制动鼓,所述制动鼓为采用废钢料、铁屑、机杂铁和回炉料为原料,辅以硅铁、锰铁、铬铁、增碳剂、金属添加剂熔炼制得原铁水,再经过孕育处理制得的高强度低合金制动鼓;其中,所述原铁水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 3.3~3.6%、Si 1.6~1.9%、Mn 0.6~0.9%、P≤0.1%、S≤0.04%、Cr 0.2~0.4%、Cu 0.25~0.5%、Ti 0.05%~0.15%、Ni≤0.1%、Mo≤0.1%、Sn 0.04%~0.08%,余量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采用废旧汽车零部件、铁屑等为原料回收再利用生产高强度、高性能的制动鼓,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动鼓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废旧汽车零部件、铁屑再利用生产高强度低合金制动鼓。
背景技术
制动鼓是一种灰铸铁件,是汽车制动器重要组件,其结构紧凑,制动功率大,是汽车主要安保件之一,对行车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制动鼓早期生产,主要利用生铁、回炉料、焦炭等为主要原材料,在工艺上主要采用降低碳含量,提高硅碳比,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改变石墨形态,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但随着市场的发展,汽车的重载、提速、载荷不平衡及频繁的制动等等,所带来的汽车制动鼓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大幅下降,对制动鼓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我们对制动鼓市场调查与了解,汽车制动鼓的使用功能及对材质提出如下的基本要求:
1、承载重物,刹车时承受强烈的机械冲击,且载重越多,速度越快,这种冲击越大,因此要求制动鼓有足够高的机械性能。
2、刹车时通过干滑摩擦把动能迅速转化为热能并尽快散发出去,因此要求制动鼓有良好的导热性;
3、山区行驶频繁刹车,或下山时长时间刹车,使制动鼓温度不断升高,有时需用水激冷以降温,或在雨天行驶时,雨水会溅上发热的制动鼓,因此要求制动鼓有良好的热疲劳性能;
4、刹车时依靠制动鼓内圆面(摩擦面)与刹车蹄摩擦片间的摩擦制动,因此要求制动鼓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咬合能力;
5、现代汽车追求乘坐舒适性,要求刹车时减少震动、降低响声,因此要去制动的尺寸稳定,内部组织均匀并有良好的吸震性;
为了满足这五大要求,利用废旧汽车零部件、铁屑等(取代传统的生铁)作为主要原材料,添加增碳剂和少量合金元素及孕育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制动鼓的成分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改良制动鼓的性能,目前未见相关文献记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性能、生产成本低、采用废旧金属为原料的废旧汽车零部件、铁屑再利用生产高强度低合金制动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旧汽车零部件、铁屑再利用生产高强度低合金制动鼓,所述制动鼓为采用废钢料、铁屑、机杂铁和回炉料为原料,辅以硅铁、锰铁、铬铁、增碳剂、金属添加剂熔炼制得原铁水,再经过孕育处理制得的高强度低合金化孕育制动鼓;其中,所述原铁水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 3.3~3.6%、Si 1.6~1.9%、Mn 0.6~0.9%、P≤0.1%、S≤0.04%、Cr 0.2~0.4%、Cu 0.25~0.5%、Ti 0.05%~0.15%、Ni≤0.1%、Mo≤0.1%、Sn 0.04%~0.08%,余量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碳:是铸铁中最经济、最基本的强化元素,通过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作用以提高铸铁的强度,为使铸铁的微观组织中有较多的石墨片,以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热导率,乘用车制动鼓的碳含量应该在3.3%以上,但过高的碳量会造成较高的易脆性,故为保证较高强度和较高的热导率,将碳含量控制在3.3~3.6%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金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6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