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低铬不锈钢及其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3713.9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1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刚;王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C22C38/48;C22C38/58;C22C38/04;C22C38/02;C21D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阴亮;张文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铬不锈钢 热处理 热处理周期 重量百分比 工程应用 屈服 | ||
1.高强低铬不锈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包含0<C≤0.05%、0<Si≤1.0%、0<Mn≤2.00%、P≤0.045%、S≤0.03%、0<N≤0.03%、10.5%≤Cr≤13.5%、0<Ni≤1.0%、0<Ti+Nb≤0.5%,余量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其成分因子M为2.1-3.6,其中M=[Cr+6Si+5(Ti+Nb)]/[4Ni+2Mn+40(C+N)]。
2.热处理方法,其包括:
a)提供待处理不锈钢,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待处理不锈钢成分包含0<C≤0.05%、0<Si≤1.0%、0<Mn≤2.00%、P≤0.045%、S≤0.03%、0<N≤0.03%、10.5%≤Cr≤13.5%、0<Ni≤1.0%、0<Ti+Nb≤0.5%,余量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及
b)对所述待处理不锈钢进行连续退火处理,其中所述连续退火处理中的热处理温度为800℃-9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待处理不锈钢为不锈钢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每毫米不锈钢厚度对应的保温时间为0.5min-3.0min。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每毫米不锈钢厚度对应的保温时间为0.5min-3.0min。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所述连续退火处理中的平均冷却速率≤40℃/s。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待处理不锈钢为热轧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待处理不锈钢为热轧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待处理不锈钢的厚度为2.0mm-12m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待处理不锈钢的厚度为2.0mm-12mm。
11.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高强低铬不锈钢的成分因子M为2.1-3.6,其中M=[Cr+6Si+5(Ti+Nb)]/[4Ni+2Mn+40(C+N)]。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高强低铬不锈钢的成分因子M为2.1-3.6,其中M=[Cr+6Si+5(Ti+Nb)]/[4Ni+2Mn+40(C+N)]。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高强低铬不锈钢的成分因子M为2.1-3.6,其中M=[Cr+6Si+5(Ti+Nb)]/[4Ni+2Mn+40(C+N)]。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高强低铬不锈钢的成分因子M为2.1-3.6,其中M=[Cr+6Si+5(Ti+Nb)]/[4Ni+2Mn+40(C+N)]。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高强低铬不锈钢的成分因子M为2.1-3.6,其中M=[Cr+6Si+5(Ti+Nb)]/[4Ni+2Mn+40(C+N)]。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高强低铬不锈钢的成分因子M为2.1-3.6,其中M=[Cr+6Si+5(Ti+Nb)]/[4Ni+2Mn+40(C+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37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