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包采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2532.4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4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唐宏;陆小铭;曹维华;邹洁;张强;毛东峰;贾曼;邢亮;李文云;徐博文;高敏;彭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曲瑞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包 采集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包采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路由器的采样端口在一段时间内采集的数据包的字节数和包数,其中路由器根据NetFlow采集参数确定所述采样端口及其对应的采样比,所述采样比为到达某个采样端口的数据包数量与该采样端口采集的数据包数量的比值;根据所述数据包的字节数和包数确定所述采样端口在所述时间段内采集的数据包的平均包长;判断所述采样端口在所述时间段内采集的数据包的平均包长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所述采样端口在所述时间段内采集的数据包的平均包长小于预设值,则减小向IP网管下发的新的NetFlow采集参数中所述采样端口对应的采样比,以便所述IP网管将新的NetFlow采集参数下发给所述路由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数据包采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路由器在开启NetFlow功能后可以对到达的数据包进行采样,采样后可以对数据包进行处理,例如分析IP层和传输层(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等)字段,从而获得NetFlow报文,然后将NetFlow报文发送给采集设备,采集设备可以按照预设策略对接收到的NetFlow报文进行分析,从而生成可读报表。
路由器开启NetFlow功能会消耗CPU资源,增大路由的负荷,因此,为了降低路由器的负荷,现有技术中都配置了较大的固定的采样比,各个路由器厂家有自己的配置模板,例如,思科是NetFlow,华为是NetStream、Juniper是Sflow,在对采样比进行初始配置后不再做调整。例如,中国电信163骨干网配置的采样比为5000:1,CN2网络配置的采样比为2000:1。
然而,固定的大的采样比可能会导致无法采集到包长很小的数据包,降低了数据包采集的准确性,从而导致无法对特定数据包进行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高数据包采集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包采集方法,包括:获取路由器的采样端口在一段时间内采集的数据包的字节数和包数,其中所述路由器根据NetFlow采集参数确定所述采样端口及其对应的采样比,所述采样比为到达某个采样端口的数据包数量与该采样端口采集的数据包数量的比值;根据所述数据包的字节数和包数确定所述采样端口在所述时间段内采集的数据包的平均包长;判断所述采样端口在所述时间段内采集的数据包的平均包长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所述采样端口在所述时间段内采集的数据包的平均包长小于预设值,则减小向IP网管下发的新的NetFlow采集参数中所述采样端口对应的采样比,以便所述IP网管将新的NetFlow采集参数下发给所述路由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端口包括多个,每个采样端口对应的采样比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端口包括多个,每个采样端口对应的采样比不同;所述方法具体包括:获取路由器的每个采样端口在一段时间内采集的数据包的字节数和包数;根据所述数据包的字节数和包数确定每个采样端口在所述时间段内采集的数据包的平均包长;判断每个采样端口在所述时间段内采集的数据包的平均包长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某个采样端口在所述时间段内采集的数据包的平均包长小于预设值,则减小向IP网管下发的新的NetFlow采集参数中该采样端口对应的采样比,以便所述IP网管将新的NetFlow采集参数下发给所述路由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采样端口在单位时间内向对应的NetFlow采集设备发送的NetFlow报文数;确定与所述采样端口对应的NetFlow采集设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最大NetFlow报文数;根据所述采样端口在单位时间内向对应的NetFlow采集设备发送的NetFlow报文数和所述最大报文数确定所述采样端口对应的采样比的最小值;其中,所述新的NetFlow采集参数中所述采样端口对应的采样比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2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载交换网络设备故障监控方法
- 下一篇: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