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使用小焦丁的布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2401.6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姜喆;车玉满;郭天永;孙鹏;姚硕;王传荣;谢明辉;胡攀;王润博;于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丁 小粒度 布料 高炉 高炉燃料 焦炭粒径 大高炉 产能 粒径 生铁 炼焦 生产成本 缓解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炉使用小焦丁的布料方法。该方法大幅度提升了小粒度焦丁的利用率,缓解了产能提高所带来的炼焦压力,同时降低了生铁的生产成本。突破传统2000m3级以上大高炉焦炭粒径需≥25mm限制,将粒径5~10mm的小焦丁应用到高炉燃料中,使小粒度焦丁的利用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操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高炉焦炭利用率的无料钟高炉布料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无料钟布料是指将炉料装入高炉过程中所采用的炉料的装入方法和顺序,所选择的旋转溜槽倾角、炉料的批重和高炉操作者控制的料线等的合理搭配并进行布料。高炉无料钟布料方法的原则是保证高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充分利用煤气的化学能和热能,保证高炉稳定顺行,高炉无料钟布料对高炉稳定顺行和提高高炉经济指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高炉内有一定的透气性,炉料通过旋转溜槽布入高炉内以前,炉料一般都通过棒条筛筛除小粒度的炉料,铁矿石一般控制入炉粒度为不小于5mm,而对于2000m3以上的高炉,焦炭的入炉粒度下限通常控制在25mm以上。而粒度处在10~25mm之间的小粒度焦炭则可作为焦丁与铁矿石均匀混合布入炉内使用。而粒度小于10mm的焦炭则留作烧结、发电或耐火用。
2015年以来,钢铁行业进入“冰冻期”。降低生产成本是各个钢铁企业保生存的首要工作,高炉使用劣质低价原燃料成为一个趋势。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316389.7(烧结矿分级入炉方法)公布了一种烧结矿入炉方法,该方法按粒度对烧结矿进行了反击,给出了所分烧结矿粒径的大小及不同粒径烧结矿的用量比例及布料方法。该方法起到提高高炉透气性,调节煤气流分布,缓解了烧结压力,但是该方法增加了烧结分级方面的工作量。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197018.7(高炉无钟炉顶多环矩阵布料中心加焦方法)公布了一种无料钟高炉布料中心加焦炭方法。该方法是在多环矩阵布料方法的基础上,在炉喉中心区域布入超过50%的焦炭量,使中心焦炭层厚度大于边缘焦炭层厚度,实现炉喉料面馒头形状。其优点在于该布料方法能够适应焦炭波动及有利于使用小粒度矿石,保持炉况稳定顺行,打开中心。但是中心加焦技术容易在原燃料总体比较稳定条件下容易造成煤气利用率低,燃料比高,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047818.9(一种矿焦混装的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方法)公布了一种矿焦混装的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方法,该方法将粒度范围为8~20mm的焦丁钒钛磁铁烧结矿或球团矿中,形成均匀混合的矿石层,再将焦炭和矿石交替布入到高炉内,该方法显著降低了冶炼钒钛磁铁矿的焦炭消耗,提高了高炉利用系数。但是该方法只是利用了粒度在8~20mm范围内的焦丁,而对焦炭在生产和转运过程中产生比例很大的粒度范围5~8mm的焦丁没有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小粒度焦丁利用率的高炉布料方法,该方法大幅度提升了小粒度焦丁的利用率,缓解了产能提高所带来的炼焦压力,同时降低了生铁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炉使用小焦丁的布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焦炭进行称重和筛分,粒度小于5mm的焦粉返回烧结作为烧结燃料,将粒度≥25mm的焦炭放入焦仓内待用,10mm≤粒度<25mm的大焦丁与烧结矿或是球团矿均匀混合后待用,而5mm≤粒度<10mm的小焦丁单独放入另外一个焦仓内待用;
②采用无钟多环矩阵布料中心加焦的方法,把布料矩阵设置10~13个环位(把炉喉按面积等分10~13个等份,每份中心点所对应的布料角度即为环位),不同料线下所对应的不同布料角度即为布料矩阵;焦炭选择5~7个环位布料,矿石选择4~6个环位布料。将焦炭和矿石交替布入高炉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2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