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行走轨迹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4903.4 | 申请日: | 201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4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袁家政;刘宏哲;张勇;赵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行走 轨迹 家庭 服务 机器人 路径 规划 方法 | ||
1.一种基于行走轨迹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行人运动轨迹的描述方式,利用核密度估计对轨迹关键点进行提取;
S2、定义轨迹在空间距离、运动方向、运动速度上的相似性度量;
S3、用k-means算法进行行人运动轨迹分类;
S4、于RRT-Connect算法对行人行走轨迹进行路径规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走轨迹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
运动目标的一条轨迹描述为:二维空间中,基于目标定位而获取的从关键点(转移节点)到关键点(转移节点)之间的有向运动目标定位点所组成的点集,由此,运动目标的某条运动轨迹j可描述为:
Tj={xi=(xi,yi),ai,vi,i=1,...,N}
其中,(xi,yi)描述了目标轨迹点i的坐标位置,ai和vi分别为产生轨迹点i时目标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值,
然后对轨迹进行相似性度量时,分别引入轨迹空间距离相似度Sd,运动速度相似度Sv,运动方向相似度Sa,以此衡量人的运动轨迹在空间距离、运动速度、运动方向上的相似程度,设Tm,Tn为运动目标的两条轨迹,则它们之间相似程度可用一个三维矩阵表示:
S(Tm,Tn)=[Sd(Tm,Tn),Sv(Tm,Tn),Sa(Tm,Tn)]
下面阐述这几种相似性度量的计算方法,其中,迹空间距离相似度Sd仅与轨迹点的空间位置有关,对于轨迹Tm上的任意一点Xi,在轨迹Tn上的最近点可表示为:
则轨迹Tm和轨迹Tn之间的空间距离可表达为:
其中,Nm为轨迹Tm上点的数目,轨迹Tm和轨迹Tn之间的相似度可表达为:
参照轨迹空间距离相似度表达方式,轨迹Tm和轨迹Tn之间的运动方向相似度可表达为:
轨迹Tm和轨迹Tn之间的运动速度相似度可表达为: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走轨迹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
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提取的行人行走轨迹进行聚类,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Step 1:预测聚类个数,根据家庭环境中转移节点数目、轨迹关键点个数程计分类轨迹的种类k;
Step 2:建立轨迹相似度矩阵,设Ω为目标跟踪系统所提取的L条行走轨迹的集合,其中,Ω={T1,...,Ti,...,TL},Ti不为第i条轨迹。对任意两条轨迹进行基于4.2.3节所述的轨迹相似度度量即可计算得到相应的相似度三维向量,那么对所有L条轨迹进行相似度度量,可得到L×L×3的相似度矩阵:Di,j=d(S(Ti,Tj));
Step 3:初始化聚类中心,随机选取轨迹集中的某条轨迹作为第一类的初始聚类中心Cn1;其次,在剩余的L-1条轨迹集中选取另外一条轨迹作为第二类的初始聚类中心Cn2;为了防止所选的两条轨迹属于同一类,设定相似度阂值ρ,使两类轨迹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满足下式,以此类推,直到找出k个初始聚类中心,
Dn1,n2=d(S(Tn1,Tn2))≥ρ
其中,相似度阈值ρ的选取可通过对已知相似轨迹进行训练得到相应参数;
Step 4:对样本轨迹进行归类,比较所有轨迹样本Ti与各个初始化聚类中心Cnj的相似度,将轨迹样本归类到与它最相似的初始化聚类中心所在的类,
Step 5:调整聚类中心,根据Step 4可得到轨迹的初始类别以及对应每一类的轨迹样本个数Li,对于每一类轨迹而言,在所属该类的所有轨迹样本中,找出某条样本轨迹,使其到该类所有轨迹样本的距离之和最小,即选为新的聚类中心,
Step 6:重复Step 4和步骤Step 5,直到连续两次聚类中心的调整迭代不再发生变化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49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