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房车用双层真空玻璃窗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7869.8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5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潘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振安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H04W4/02;H05B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28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装置 温度传感器 外层玻璃 加热装置 检测装置 内层玻璃 输出端 双层真空玻璃窗 智能控制终端 输入端 物联网 真空腔 房车 玻璃 无线连接 隔热 除霜 结霜 水雾 加热 水珠 车窗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房车用双层真空玻璃窗,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加热装置和智能控制终端,所述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设置有真空腔,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一和温度传感器二,所述温度传感器一的输出端和温度传感器二的输出端均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智能控制终端与控制装置无线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加热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本发明通过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的真空腔进行隔热,避免在内层玻璃的内侧出现水雾或者水珠,并且利用检测装置检测外层玻璃和车外温度的变化,通过控制装置调节加热装置对外层玻璃进行加热,可以放置车窗外结霜或者实现除霜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房车用双层真空玻璃窗,适用于房车领域。
背景技术
房车,又称“车轮上的家”,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但其属性还是车,是一种可移动、具有居家必备的基本设施的车种。房车是由国外引进的时尚设施车种,其车上的居家设施有:卧具、炉具、冰箱、橱柜、沙发、餐桌椅、盥洗设施、空调、电视、音响等家具和电器,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卧室区域、卫生区域、厨房区域等,房车是集“衣、食、住、行”于一身,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
房车的冬天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车内外的温差较大,容易在车窗的内表面产生水雾甚至水珠,造成整个车内适度过高,影响生活,外加除湿器进行不断除湿,比较麻烦。另外当车外温度较低时,晚上会在车窗的外侧形成很厚的霜,这样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房车内的光线,专门开空调进行除霜,不仅浪费而且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房车用双层真空玻璃窗,它通过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的真空腔进行隔热,避免在内层玻璃的内侧出现水雾或者水珠,并且利用检测装置检测外层玻璃和车外温度的变化,通过控制装置调节加热装置对外层玻璃进行加热,可以放置车窗外结霜或者实现除霜的作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房车用双层真空玻璃窗,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加热装置和智能控制终端,所述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设置有真空腔,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外层玻璃的下端,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一和温度传感器二,所述温度传感器一设置在外层玻璃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二设置在外层玻璃的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一的输出端和温度传感器二的输出端均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智能控制终端与控制装置无线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加热装置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为了实现玻璃窗的自动加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加热装置相连,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进一步,为了实现智能控制终端的无线控制,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收发装置与智能控制终端双相连接。
进一步,为了便于实现自动控制,所述智能控制终端为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通过蓝牙4.0与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相连。
进一步,为了实现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的真空设置,所述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的四周通过密封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为了给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提供电能,所述真空腔内设置有电源模块。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设置有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并且两层玻璃中间设置有真空腔,可以对车内进行保温,当车外温度较低时,防止车内的玻璃上出现水雾或者水珠,并且可以通过检测装置实时检测外层玻璃和车外的温度变化,及时的对外层玻璃进行加热,防止出现车窗外结霜的现象,而且整个加热过程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控制,将少寻找遥控器或者固定开关的麻烦,使用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房车用双层真空玻璃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振安汽配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振安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7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防眩晕装置和车内防眩晕方法
- 下一篇:车辆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