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平衡支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3744.8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闫世明;林尤滨;郭超;王瑞林;张宁;王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3/02 | 分类号: | B62D4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支架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平衡支架及车辆,包括支架本体以及至少两个围绕支架本体的中心线均匀分布的摆臂,摆臂包括撬动部和撑开部,撬动部与撑开部之间呈夹角设置,夹角的开口背离支架本体的中心线,摆臂的拐角处与支架本体转动连接,在支架本体与摆臂之间设有始终使撑开部向支架本体的中心线靠拢的弹性复位件。本发明的自平衡支架,当备胎通过其轮辋沿支架本体的中心线方向套接装配在支架上时,备胎的重力作用于所撬动部上,使撑开部背离支架本体的中心线摆动,直至撑开部抵靠在轮辋的内侧,从而使支架与轮辋的内圈之间不存在间隙,从而能够保证支架始终处于备胎的中间位置,使备胎在吊装过程中均不会向一边倾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平衡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备胎吊装机构包括备胎收放器、拉锁及支架,拉锁与支架中心的吊装孔连接,备胎的轮辋的内圈套接在支架上,备胎收放器收放拉锁进而实现备胎的的升降。
但是,现有的支架为一体式结构,当备胎的轮辋套接在支架上后时,轮辋的内圈与支架之间存在间隙,不能很好地保证支架处于轮辋的中间位置,导致备胎在升降过程中不能实现平衡而向支架的一边倾斜,给升降操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实现自动平衡的支架,以保证备胎升降过程中,支架始终处于轮辋的中间位置,避免备胎向一边倾斜给升降操作带来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平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至少两个围绕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线均匀分布的摆臂,所述摆臂包括撬动部和撑开部,所述撬动部与所述撑开部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的开口背离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线,所述摆臂的拐角处与所述支架本体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摆臂之间设有始终使所述撑开部向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线摆动而靠拢所述中心线的弹性复位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摆臂的拐角处通过一转轴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摆臂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摆臂的拐角处通过一转轴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摆臂的撑开部上,或者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摆臂的撬动部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上还套接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位于所述摆臂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所述限位套筒的一端抵靠在所述摆臂上,所述限位套筒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本体为一由顶壁、侧壁和裙边围成的下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裙边设于所述侧壁的底端,在所述侧壁和裙边之间设有开槽,所述摆臂依次对应地设于所述开槽内;所述摆臂处于复位位置时,所述撬动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开槽,所述摆臂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撬动部的上端面与所述裙边的上端面保持平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摆臂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摆臂的拐角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摆臂的撬动部为平板状结构,所述摆臂的撑开部为与待支撑物内表面相适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摆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摆臂沿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壁的中心处设有吊装孔。
为了解决相同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方案的自平衡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37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