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3-(苯基衍生物-次甲基)-吡喃并二氢黄酮衍生物及制备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5678.1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9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孟萍;申秀丽;闻永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A61K31/352;A61P31/00;A61P31/12;A61P35/00;A61P9/00;A61P29/00;A61P39/06;A61K8/49;A61Q17/0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1 | 代理人: | 谢年凤 |
地址: | 33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喃 苯基衍生物 黄酮衍生物 次甲基 制备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苯甲醛衍生物 抗氧化作用 有机胺催化 结构通式 临床应用 一步反应 潜在的 抗炎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3‑(苯基衍生物‑次甲基)‑吡喃并二氢黄酮衍生物及制备及应用,其结构通式如(Ⅰ)所示,其中:R1可为‑H、‑CH3、‑CH2CH3、‑CH2CH2CH3、‑CH=C(CH3)2、‑CH=C(CH3)CH2CH2CH=C(CH3)2;R2可为‑H、‑CH3;R3可为‑H、‑OH;R4可为‑H、‑OH、‑OCH3、‑N(CH3)2、‑F、‑Cl中单基团或多基团;R5可为‑OH、‑OCH3、‑N(CH3)2‑F、‑Cl、‑COOH中单基团或多基团;X可为‑CH或‑CH2。以吡喃并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经有机胺催化,与苯甲醛衍生物一步反应制得。工艺简单,利于工业化生产。且具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领域属于化学、化妆品和医药,涉及一种E-3-(苯基衍生物-次甲基)-吡喃并二氢黄酮衍生物及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含量丰富,提取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由于天然黄酮系植物酶的次生代谢产物,多含有酚羟基。由于酚羟基分布不均匀,分占两个苯环,未形成邻二酚OH,抗氧化性作用较弱,代表性的化合物如橙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地奥司明、野漆树苷、芹菜素、橙皮素、柚皮素、甲基橙皮苷。即使含有邻二酚羟基,由于两个苯环具有较好的共平面性,分子与分子易于层层排列,形成结晶,水溶性低。
绿色植物合成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在植物体内发挥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的功效,用于保护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水溶性较低,为了发挥功效,在植物体内常合成苷类化合物。由于苷类化合物极性较大,难以通过动物体内的细胞膜,生物利用度角度。在动物体内吸收,大多数是利用肠道细菌,对苷类的降解,产生苷元被吸收,吸收量有限,导致黄酮苷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低下,代表性的化合物,如橙皮苷、地奥司明、黄芩苷。
在黄酮3-位引入取代基,与黄酮-2-苯基存在空间位阻,发生扭曲,水溶性增加,代表性化合物如芦丁。由于天然黄酮多存在5,7-二OH,对黄酮的A环有显著的活化作用,当在在黄酮-3位引入取代基,导致A环上也能发生反应,副产物较多,且性质相近,难以分离,产率不高,其研究受限。因此,对5,7-二OH二氢黄酮的3位进行取代,一直受到制约。
当对7-OH进行苄基、甲氧基等保护,容易开环,生成査尔酮,具有较好的惰性,无法再进行羟醛缩合。因此,对于含有7-OH的二氢黄酮,在其3-位和苯甲醛及其衍生物缩合,有着及其严重的困难。
用酸酐保护7-OH,形成酯键,由于羟醛缩合,需要酸碱催化,酯键容易水解,导致副反应较多,产率不高,因此酯键保护同样受到明显限制。
多环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活性:由饱和环构成的,如四环三萜皂苷、五环三萜皂苷、强行苷等甾环;由芳香环构成的如木脂素、黄酮、蒽醌虽也有一定活性,分子中环的个数还是过于单薄,继续增加其环状化合物,有利于增大其比表面积,进而增加和靶标的结合力,有利于提高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E-3-(苯基衍生物-次甲基)-吡喃并二氢黄酮衍生物及制备及应用,其调节二氢黄酮7,8-吡喃吡喃环上的取代基、3-次甲基苯基上的取代基,构建有着不同极性的新型黄酮,提升二氢黄酮中双键、酚羟基、形成较大的共轭结构,以及合适的脂水分配系数,以期在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扩张心脑血管等作用具有更好的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春学院,未经宜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