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Φ500~650mm Cr6型锻制电渣钢冷轧工作辊辊坯锻造变形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4319.4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于瑞芝;张岩;李颇;李瑛;唐刚;刘洪波;姚凤祥;崔连进;刘向军;贾俊林;张程;毛威昂;李艾;李庆斌;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8 | 分类号: | B21J5/08;B21J5/00;B21J1/06;C21D8/06;C21D1/28;C21D1/32;C22C38/04;C22C38/02;C22C38/22;C22C38/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荣玲 |
地址: | 16104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500 650 mm cr6 锻制 电渣钢 冷轧 工作 辊辊坯 锻造 变形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Φ500~650mm Cr6型锻制电渣钢冷轧工作辊辊坯锻造变形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转炉冶炼+LF精炼+VD真空→连铸圆坯料→电极坯料热送退火→清理→电渣重熔→电渣锭退火→锻造→锻后退火,其中锻造采用四火方式生产,第一火次采用镦粗、拔长的变形方式,第二火次采用大压下量锻造,第三火到第四火锻造成形。锻造过程中关键控制高温扩散的温度和保温时间,锻造每火次的返炉保温温度和时间,每火次的变形量和终锻温度的控制。本发明生产的Cr6型锻制电渣钢冷轧工作辊辊坯的球化组织2~3级,碳化物网状≤2.0级,碳化物带状、液析1.0级以下,非金属夹杂物总和≤2.0级,探伤合格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了95%,而且碳化物分布细小、弥散,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Cr6型锻制电渣钢冷轧工作辊辊坯锻造变形工艺。
背景技术
2008年以前国内使用的冷轧工作辊材质主要是Cr2、Cr3和Cr5系列,为促进国产冷轧工作辊用钢更新换代,提高冷轧工作辊辊坯的耐磨性、粗糙度保持性和抗辊印性能,从2008年开始北满特钢与宝钢轧辊公司合作生产开发含Cr6%的冷轧工作辊用钢。该钢种辊坯合金含量较高,碳化物偏析重,尤其是大规格辊坯,超声波探伤很难满足要求,生产合格率较低。
Cr6型辊坯是在MC5钢种的基础上,C略有提高,Si和Mo含量增加,Cr含量增加了1%,由于合金含量较高,钢锭易产生严重的偏析,锻造塑性差,生产制造难度较大。辊坯用钢的碳化物网状、带状、液析以及夹杂物、气体、探伤等要求都很严格。现有Cr6采用电炉加炉外精炼和真空脱气的方式冶炼电极坯料,采用模铸的方式浇注10.4吨(Φ680mm)电极锭。采用电渣重熔方式生产Φ865mm~Φ960mm电渣钢锭。采用3000吨水压机进行锻造,锻前进行高温均质化处理,采用3火方式成品的方式生产,第一火次用上平台镦粗、拔长,钢锭端部容易产生缩孔,第一火次道次压下量及变形率过大容易造成辊身横裂小口。第二火次辊身道次压下量过大容易造成辊身横裂小口,辊颈变形时在800~900℃之间,辊颈变形率过大、变形温度过低容易造成内部碳化物偏析区开裂。第三火次辊身变形量较小,辊身晶粒粗大、碳化物网状严重。辊颈变形温度高,局部变形率大、变形速度快容易造成辊颈内部碳化物偏析区产生过热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Φ500~650mm Cr6型锻制电渣钢冷轧工作辊辊坯锻造变形工艺,该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检验合格率达到95%以上。Cr6型冷轧工作辊投入使用后,和MC5冷轧工作辊相比由于辊印缺陷造成的换辊率下降了10%,提高了冷轧板的表面质量和轧机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Φ500~650mm Cr6型锻制电渣钢冷轧工作辊辊坯锻造变形工艺,包括如下步骤:转炉冶炼+LF精炼+VD真空→连铸圆坯料→电极坯料热送退火→清理→电渣重熔→电渣锭退火→锻造→锻后退火,其中:
锻造前进行高温均质化处理,控制加热温度为1190℃~1210℃,保温时间为30~42h。
锻造时采用四火方式生产,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火:采用弧形镦粗板钢锭冒口向上镦粗,镦粗比控制在1.5~2.0之间,然后采用上平砧、下V型砧拔长,道次压下量为30~50mm,变形率为15~20%,返炉保温时间2.5~3.5h,返炉温度1190~1210℃;
第二火:辊身拔到成品锻件尺寸加50mm余量,道次压下量为60~80mm,变形率为25~30%,返炉保温1~2h,返炉温度1170~1190℃;
第三火:上平砧不变,下砧采用小V型砧锻造一端辊颈,变形率为20~60%,道次压下量在30~80mm之间,采用高温停锻3秒的方式进行,返炉保温时间50~70分钟,返炉温度1170~1190℃;
第四火:锻造另一端辊颈,休整辊身,辊身变形量在7~8%之间,辊颈锻造方式和第三火一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4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