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干馏废水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1853.X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辉;孙承林;赵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馏 废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煤干馏废水处理方法,废水经隔油-旋流气浮-过滤-萃取脱酚-精馏蒸氨-生物缺氧-SBR氧化-CWPO氧化-混凝沉淀技术依次串联联用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隔油:煤干馏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煤焦油,主要以浮油、悬浮油和乳化油形式存在,采用隔油池去除废水中的浮油及部分的重油;停留时间50~90min,浮油浮在液面,由收油管收走,重油沉入池底回收;
2)旋流气浮:将步骤1)出水经提升泵通过射流器,同时加入酸破乳,pH在2~4,从切向入口进入旋流气浮除油器中,经由入口螺旋片在容器内形成旋流;由于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密度较大的水将向罐壁移动,而包含油滴和气泡的较轻的成分将被压向罐中间的防涡流内筒,到达内筒壁;油滴和气泡因密度小于周围的水而结合并上升,通过气泡的上升对油滴进行一次浮选;同时,在容器内中部通过回流泵产生的二次溶气水对污水进行二次溶气浮选,对下沉的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油滴在内筒内上升;而其他较重颗粒沿罐壁向罐底下沉,以油泥的形式由底部的油泥出口排出;由气泡吸附的油滴逐渐凝聚增大,在气浮室中液体的上层形成油或乳状液的连续层,产生的油气堆积物通过分离管道出口连续不断地被排出;处理过的水由旋流分离器与外筒之间的间隙通过溢流堰排出;
3)过滤:将步骤2)出水经过核桃壳过滤器过滤,利用核桃壳亲水疏油性,去除废水中的油和悬浮物;滤速5m/h;
4)萃取脱酚:将步骤3)出水经过射流器,同时加入酸性体系萃取剂,使萃取剂和废水充分混合,在萃取塔内,废水中的酚类进入萃取相,达到脱酚的目的;萃取剂与废水体积比例为0.5~1,相分离时间10~20min;
5)萃取剂再生:将步骤4)萃取剂加入碱液,通过搅拌,萃取剂与碱液充分混合进入再生塔,在塔内萃取剂中的酚类以酚类盐的形式沉淀下来,再生后的萃取剂回用萃取脱酚;再生剂采用15~20%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萃取剂与再生剂的体积比例为3~5,相分离时间30~50min;
6)精馏蒸氨:将步骤4)出来的水加碱调pH在12~13,进入精馏塔,用蒸汽加热,控制温度90~98℃,采用循环水冷却,氨水回收;精馏塔出水pH控制在7~8;
7)生物缺氧:将步骤6)出水进入生物缺氧池,在厌氧菌的作用下氧化分解有机物,同时将SBR好氧池溶液50~100%回流,实现短程反硝化脱氮;生物缺氧池内HRT为 10~16h;
8)SBR氧化:将步骤7)出水进入SBR好氧氧化池,同时底部曝气头曝气,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降解有机物;同时利用间歇时间进行高效脱氮;曝气时间26~32h,间歇时间12~16h;
9)CWPO催化氧化:将步骤8)出水进入CWPO氧化塔,同时加入过氧化氢氧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速氧化分解进程,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CWPO氧化塔空速0.5~21;
10)混凝沉淀:将步骤9)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先后加入无机混凝剂和有机助剂,形成絮体在沉淀池中沉淀,清水达标排放;无机混凝剂加药量100~150 mg/L,有机助剂加药量3~5 mg/L,沉淀时间1.5~2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隔油池采用斜管沉淀原理,填充Φ50蜂窝状塑料斜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旋流气浮中的酸为硫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精馏蒸氨加的碱为氢氧化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WPO催化氧化的过氧化氢氧化剂的浓度为27~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18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