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FM1800吨径锻机锻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1989.2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8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史明亮;乔晓梅;李生辉;吴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fm1800 吨径锻机 锻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径锻机锻造的方法,具体讲涉及一种GFM1800吨径锻机锻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人型材厂GFM 1800t 径锻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径向锻造机,其生产能力为年产10万吨锻材,其中包括:方钢、扁钢、圆钢、台阶轴、锻管。产品品种涉及碳钢、合结钢、模具钢、CrNi 不锈钢、石油用钢等多个品种,产品规格为∮560~∮80,原料重量为10吨,最长可以生产长度为22m的锻材。用户不仅要求内部质量要高,而且对外形尺寸的要求也大幅的提高。而径锻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操作机有足够的夹持力,才能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滑脱而导致生产原料的掉落。造成设备的损坏和原料的报废。而在锻造热变形的过程中,在成材道次前虽然留有5mm的变形量,但是不足以抵消由夹钳夹持力对表面造成的损伤,会留下平面造成小尺或由于夹钳的工作面不平整留下超出公差的夹痕。影响了锻材的外形质量。为了保证达到用户的外形要求,无形之中增加了切掉夹痕部分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尤其是长度大于16m的料切掉夹痕部分浪费的料更多。例如单倍尺7m的倍尺料成材22m,如果没有夹痕的影响,可以锯3倍尺。但是由于夹痕的存在导致只能有2支合格,从而造成成本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GFM1800吨径锻机锻造的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
提供一种消除径锻机锻造夹痕的缺陷,减少在锻造结束后,热锯的切损量,提高成材率的GFM1800吨径锻机锻造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构思
申请认为锻造夹痕产生的几点原因:
1、根据生产情况随时调整夹持力但是总有夹痕的现象出现(以Ti、合结钢、碳钢较为突出)。在最后的成材道次后仍然存在无法消除。
2、刚性差的和规格∮300以下的.指碳钢、合结钢 、刚性差的。
3、在夹持力调整的太小的时候,造成打滑并伴随着旋转在料的表面形成翻皮。
4、刚性差的在成材后长度大于16m的穿管料(操作车的中心孔为∮325) 在倒数第二到次时一定会穿过中心孔夹持,就会有夹痕的出现。
为了消除夹钳的夹持力造成的夹痕,夹痕的产生阶段是在两台操作机夹持的部分造成,而(根据锻造的材质的不同)最终成材后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而径锻机在锻造过程中始终是夹持于松开的锻造过程。如果将夹持的部分尺寸加大一些,使它形成一个像台阶轴一样的台阶。那么在最后成材时就抵消了夹痕的那一部分,从根本上解决了成材后的夹痕缺陷。所以在进行倒数第二道次锻造的时候,通过MDI模式手动操作将锤头提升5~10mm形成一个像台阶,在操作车行走通过锤头距离500~800mm时,再次手动选中原来的道次尺寸数据锻造,然后按照程序步骤完成这道次的锻造。
在进行锻造时的关键点有3点:何时将锻造尺寸加大;加大锻造尺寸大长度的控制;调节操作车的行走速度降低50%。
本GFM1800吨径锻机锻造的方法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Ⅰ. 锻造前首先根据工艺的要求,确定在倒数第二道次结束时的长度,需要穿管长度大于或等于2m的孔,作为操作车的锻造中心孔。
Ⅱ提前在电脑操作界面上更改锤头提升高度,距离夹持点200±10mm时,由20±1mm改为10±1mm,目的是在手动模式下,将夹持部位的直径加大10±1mm。(设备的功能精度为±1mm)
Ⅲ根据程序,选倒数第二道次的夹持长度,从钢坯端头到夹持点的长度,长2000±100mm,确定夹持位置。
Ⅳ锻造过程中, 倒数第二道次前的道次正常锻造(不包括倒数第二道次),在进行倒数第二道次的锻造时,由自动切换为手动模式,手动开启异侧夹持,工件旋转,调整对中辊,作用是锻造时工件保持在中心位置。
Ⅴ在锻造箱一侧的(M2)操作机夹持料进入锻造箱锻造时,用手动控制锻造,并看操作界面上显示的该操作机(M2)的行走位置,当达到程序里设定的夹持(UA)长度时,按下操作手柄上的确定按钮,这时锤头打开10±1mm,再继续行走一段,控制通过锤头长度达到800±10mm。这时重新选择此道次(用操作手柄向右摆动,向左或右摆动,可以选择程序中的道次数据,左选下,右选上,选择锻造程序中的锤头参数行,)并按下操作手柄上的确定按钮,锤头重新回到提升前的位置;踩下锻造箱另一侧的(M1)操作机夹持踏板, 该(M1)操作机夹持后退直至倒数第二道次锻造结束;而后选择自动,按程序运行最后一道次锻造。
Ⅵ 当运行至锻造尺寸加大的部位时,将操作台上的过载旋钮调到50±5%,使操作车的行走速度降低50±5%。而后继续锻造直至锻造完整支(如Ti)的圆坯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19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