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8844.4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2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雪娇;邓晓翠;李元;杨成;刘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琥珀酸 曲格列汀 原料药 映异构体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测定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手性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所述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进行分析,以便获得色谱图;以及基于所述色谱图,确定所述对映异构体含量,其中,所述手性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以下条件:色谱柱为CHIRALPAK AD‑H手性色谱柱,检测器为DAD,检测波长为272nm,柱温为30℃~35℃,采样频率为0.31Hz,流动相是体积比为正己烷:乙醇:三乙胺:三氟乙酸=900:100:2:2的混合溶液,流速为1.0mL/min~1.2mL/min,洗脱采用等度洗脱,运行时间为30min,利用该方法,可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地测定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含量,从而有效控制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的药效、质量和药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琥珀酸曲格列汀是由日本武田公司推出的糖尿病新药,是一种新型DPP-IV抑制剂,其结构式为
琥珀酸曲格列汀具有一个手性中心,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为杂质成分,会影响琥珀酸曲格列汀产品的质量和疗效。如何准确测定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含量,进而有效控制琥珀酸曲格列汀产品的质量,成为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05675733A公开一种用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琥珀酸曲格列汀及其光学异构体的方法,包括以三(S)-α-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直链淀粉为填料的手性色谱柱,和正己烷-低级醇溶液为流动相,其中,正己烷与低级醇的体积比为25:75~75:25。
发明人根据现有技术CN105675733A中公开的色谱条件,对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进行测定,发现采用乙醇作为稀释剂,溶解性较差,进样量较多,影响峰型,且容易导致柱效下降,同时流动相中单独添加碱性添加剂会导致主峰附近有明显的台阶,影响对映异构体的准确定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简便、准确、灵敏、专属地检测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测定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手性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所述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进行分析,以便获得色谱图;以及基于所述色谱图,确定所述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含量,其中,所述手性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以下条件:色谱柱为CHIRALPAK AD-H,4.6×250mm,5微米,检测器为DAD,检测波长为272nm,柱温为30℃~35℃,采样频率为0.31Hz,流动相是体积比为正己烷:乙醇:三乙胺:三氟乙酸=900:100:2:2的混合溶液,流速为1.0mL/min~1.2mL/min,洗脱梯度为等度洗脱,等度洗脱中溶剂体积比为正己烷:乙醇:三乙胺:三氟乙酸=900:100:2:2,运行时间为30min。
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可简便、准确、灵敏、专属地测定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含量,从而有效控制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测定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手性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中,所述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是以供试品溶液的形式提供的,其中,所述供试品溶液为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的甲醇溶液,并且基于每毫升所述供试品溶液,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的含量为7mg。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在上述甲醇溶液中溶解能力较好,同时,琥珀酸曲格列汀原料药的进样浓度为7mg/mL,既可保证提供足够好的检测灵敏度,同时又保证主峰不因浓度过载而变形及不在紫外的线性响应范围内,即确保不因浓度过高而导致紫外谱变形从而致使纯度因子不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88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