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3589.4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稻垣裕也;和田敏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B60N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车辆。车辆(100)具备后座,该后座具有靠背部(21)、以及相对于靠背部(21)在车辆前侧相邻地设置的小物箱(31)。小物箱(31)包括:主体部(32),以与靠背部(21)之间设有间隙(51)的方式配置,并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延伸部(36),从主体部(32)向靠背部(21)的正下方延伸;以及具有托盘形状的接纳部(37),位于相比间隙(51)靠下方的位置且设置于延伸部(36)。通过这种结构,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回收落下至后座的下部的物体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车辆,更特定地涉及车辆的后座的构造。
背景技术
关于现有车辆,例如,在日本特开平8-10417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以不伴随舒适性降低而实质上扩大小物箱的收纳容积为目的的汽车的小物箱。在日本特开平8-104178号公报所公开的小物箱的外侧壁的下端部,设置有在相比副驾驶座椅的座垫的下表面靠下方朝副驾驶座椅侧伸出的接纳部。
另外,在日本特开平8-19801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以不将手深入地插入座椅与小物箱之间便能够容易地取出落下的物体为目的的车辆用内饰装置。在日本特开平8-198016号公报所公开的车辆用内饰装置中,在前座座垫与小物箱之间,进出自由地设置有接纳落下的物体的接纳容器。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4-24995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以能够使扶手在箱主体上不产生晃动而以稳定状态移动、能够赋予高级感、而且提高易用性为目的的小物箱。在日本特开2004-249958号公报所公开的小物箱中,在箱主体的两侧设置有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一对侧壁。在一对侧壁以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有兼作用于开闭箱主体的收容部的盖体的扶手。
如上述日本特开平8-10417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19801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49958号公报所公开那样,公知有在车厢内具备小物箱的车辆。若假想这种小物箱设置于后座的座面的情况,则存在物体从小物箱与后座的靠背部之间的间隙向后座的下部落下的顾虑。为此,寻求能够容易地回收落下至后座的下部的物体的车辆的构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回收落下至后座的下部的物体的车辆。
本发明的车辆具备后座,该后座具有靠背部、以及相对于靠背部在车辆前侧相邻地设置的前方部件。前方部件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以与靠背部之间设有间隙的方式配置,并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延伸部,该延伸部从主体部向靠背部的正下方延伸;以及具有托盘形状的接纳部,该接纳部位于相比上述间隙靠下方的位置且设置于延伸部。
根据这样构成的车辆,通过在前方部件的延伸部设置具有托盘形状的接纳部,能够使从主体部与靠背部之间的间隙落下至后座的下部的物体停留于接纳部。由此,能够从后座的下部容易地回收落下的物体。
另外,优选前方部件是形成物体的收纳空间的小物箱。主体部具有框体形状。
根据这样构成的车辆,能够容易地回收从小物箱与靠背部之间的间隙落下至后座的下部的物体。
另外,优选延伸部从主体部向斜下方向延伸,并在该延伸部延伸的末端设置接纳部。
根据这样构成的车辆,能够使侵入至主体部与靠背部之间的间隙的物体更可靠地向接纳部移动。
另外,优选延伸部与靠背部接触。
根据这样构成的车辆,由于车厢内的空间与后座的下部空间之间被延伸部隔开,所以能够提高车厢内的舒适性。
另外,优选靠背部具有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功能,在靠背部从前方部件立起的第一状态、和靠背部与前方部件相互重叠的第二状态之间变化。
根据这样构成的车辆,即便侵入至前方部件与靠背部之间的间隙的物体在靠背部倾斜时被靠背部拉拽而向后座的下部落下,也能够容易地回收落下的物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35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灼热丝火焰监测系统
- 下一篇:基于单位球面坐标映射的全景目标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