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起动故障原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68328.8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9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薛理心;平银生;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起动 故障 原因 检测 方法 装置 | ||
一种车辆起动故障原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车辆起动故障的类型;检测与所述起动故障的类型所对应的车辆参数;根据所述车辆参数及车辆的起动策略,检测并确定所述起动故障的原因。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提高车辆起动故障原因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起动故障原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整车开发试验中,起动故障是十分常见的。目前的故障原因检测方法为:先更换一个新的起动电机,如果起动故障消失,就会认定为原来的起动电机导致了所述故障;如果更换新的起动电机后,故障仍存在,则会拆开发动机与变速箱以进一步检测飞轮齿圈、起动电机安装位置等因素。
也就是说,如果使用上述方法检测车辆的起动故障的原因,往往需要在进行零件更换、零件拆解分析、噪声与振动(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NVH)测试等大量工作后才能确认,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以及项目时间的延误,故障原因检测周期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车辆起动故障原因的检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起动故障原因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车辆起动故障的类型;检测与所述起动故障的类型所对应的车辆参数;根据所述车辆参数及车辆的起动策略,检测并确定所述起动故障的原因。
可选地,所述车辆起动故障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起动异响故障、无法起动故障及齿圈磨损故障。
可选地,与所述起动异响故障所对应的车辆参数包括:时间域、起动噪声、发动机的转速及起动电机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可选地,当所述起动故障为所述起动异响故障时,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参数及车辆的起动策略,检测并确定所述起动故障的原因,包括:确定所述起动噪声在所述时间域上出现异响的时间点;调整所述车辆的起动策略,并检测所述时间点是否随着所述车辆的起动策略变化;当所述时间点随着所述车辆的起动策略变化时,确定所述起动故障的原因为起动电机;当所述时间点未随着所述车辆的起动策略变化时,确定所述起动故障的原因非所述起动电机。
可选地,所述调整所述车辆的起动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调整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起动电机分离时所对应的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调整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起动电机分离所对应的时间点。
可选地,与所述无法起动故障所对应的车辆参数包括:时间域、发动机的转速、起动电机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及所述起动电机信号线束的端电压。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参数及车辆的起动策略,检测并确定所述起动故障的原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当所述起动电机的工作电压和电流连续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大于预设的第一转速阈值时,确定所述起动故障的原因是发动机系统故障;当所述起动电机的工作电压和电流连续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小于预设的第二转速阈值时,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存在异常阻力矩,当确定所述发动机存在异常阻力矩时,确定所述起动故障的原因是动力总成故障;当所述起动电机的工作电压和电流连续、听到所述起动电机的工作声音且所述发动机转速为0时,确定所述起动故障的原因是起动电机的空转或铣齿;当所述起动电机工作电压有间断时,确定所述起动故障的原因是所述车辆的起动策略不匹配或者所述起动电机信号线束故障;在起动命令触发前后,所述起动电机信号线束的端电压有变化且所述起动电机的工作电压非零但无变化时,确定所述起动故障的原因是所述起动电机内部零件故障;在起动命令触发前后,所述起动电机信号线束的端电压及所述起动电机的工作电压均始终为零时,确定所述起动故障的原因是所述起动电机信号线束和接插件故障。
可选地,与所述齿圈磨损故障所对应的车辆参数包括:时间域、发动机的转速、起动电机的工作电压和电流、所述起动电机信号线束的端电压、起动噪声及飞轮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8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