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埃博拉病毒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45756.9 申请日: 2016-05-23
公开(公告)号: CN107417788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1
发明(设计)人: 孙兵;赵磊;凌志洋;伊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16/10 分类号: C07K16/10;C12N15/13;G01N33/68;G01N33/569;A61K39/395
代理公司: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代理人: 陈详
地址: 200025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埃博拉 病毒 中和 单克隆抗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埃博拉病毒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背景技术

2014年3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了埃博拉病毒(EBOV)新的爆发疫情。本次埃博拉疫情最早开始于2013年12月的几内亚,此后不久蔓延到其他西非国家,包括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塞内加尔等国家。此后,随着人员流动,疫情又被带入美国、西班牙、马里等国家。2014年2月埃博拉病毒感染开始在几内亚有小规模的爆发,4月开始利比里亚有疫情被报道,之后蔓延至塞拉利昂。不久,2014年7月尼日利亚首次报道埃博拉感染死亡病例,2014年8月传入塞内加尔,2014年9月和10月分别在美国和西班牙发现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截止到2014年12月,埃博拉感染已经达到1,9031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7,373人。2016年1月,WHO宣布埃博拉疫情在宣告结束。但是,2016年1月又有小规模的疫情在塞拉利昂死灰复燃,不过在2016年3月宣布疫情得到遏制,已经结束。截止2016年3月13日,埃博拉疫情已经造成了28,639人感染,其中11,316人已经死亡,死亡率高达39.5%。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最早于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因此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MARV)同属于丝状病毒科,分为五个亚型:扎伊尔亚型(Zaire,EBOV-Z),苏丹亚型(Sudan,EBOV-S),雷斯顿亚型(Reston,EBOV-R),科特迪瓦亚型(d’Ivoire,EBOV-CI)以及2010年才发现的本迪布焦亚型(Bundibugyo,EBOV-B)[4]。2014年西非爆发的为EBOV-Z和EBOV-S两个亚型,主要是EBOV-Z。EBOV-R只会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造成致命的感染,而EBOV-TF仅仅对人类造成一种非致死性的感染。而EBOV-Z、EBOV-S和EBOV-B三种亚型,常常引起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最后导致中风、心肌梗塞、失血休克或多器官衰竭,致死率高达40-90%。埃博拉出血热的早期病征与普通感冒相似,包括肌肉酸痛、腹部及关节疼痛、发烧和头痛、腹泻、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病人多在受感染后的8-10天内发病,约五成患者在病发时会出现斑丘疹等皮肤表征。此阶段的埃博拉病征与疟疾、登革热及其他一些热带疾病症状类似。直到症状发展到出血阶段,病人会出现大规模体内外出血的症状,并可能在第6-16天内因失血或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由于埃博拉病毒的高危险性和强致死性,被列为生物安全等级4级(BSL-4)病原体。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一般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最后的死亡:(1)典型出血热症状,包括皮肤、血管以及肝、脾、肾等内脏器官的严重损伤进而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最终导致死亡。病毒进入机体后,首先感染单核细胞使得其被激活,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被大量释放,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强,介导产生表面黏附因子;当细胞坏死将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时,最终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患者迅速死亡。(2)埃博拉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后释放出的过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等,引起包括B细胞、T细胞、DC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在内的免疫细胞的过激反应,导致全身系统的免疫炎症反应,最终导致死亡。

针对这样一种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的烈性病毒,目前仍没有批准上市的疫苗和药物,WHO允许部分药物和疫苗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目前在研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疫苗;2、RNA抑制剂等小分子药物;3、治疗性抗体药物等。因此,领域迫切需要开发能够有效应对埃博拉病毒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埃博拉病毒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包括以下三个互补决定区CDR:

SEQ ID NO.4所示的CDR1,

SEQ ID NO.6所示的CDR2,和

SEQ ID NO.8所示的CDR3。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的重链,所述的重链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和重链恒定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重链恒定区为人源或鼠源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5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新的抗风疹病毒膜蛋白E1的抗体及其应用技术领域-201910751155.1
  • 金华明;魏丙卓 - 捷敏(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2019-08-15 - 2019-11-08 - C07K16/1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风疹病毒膜蛋白E1的抗体的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及可变区中的CDR区)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也提供了衍生出此抗体重链和轻链的抗体基因的小鼠胚系抗体基因序列。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抗体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或CDR区)序列,或者本发明提供的小鼠的胚系抗体基因序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和/或抗体基因在异源细胞中的表达(即重组蛋白表达)的方法制备与本发明一样的或类似的抗体(或抗体类似物)。本发明还涉及该抗体在检测风疹病毒(或含有风疹病毒膜蛋白E1的物质)和在检测抗风疹病毒抗体方面的应用。
  • 一种人鼠嵌合抗HEV全分子IgG及其应用-201910210681.7
  • 杨永林;冯振卿;李冰;唐奇;张明顺 - 南京医科大学
  • 2019-03-20 - 2019-11-08 - C07K16/10
  •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鼠嵌合抗HEV全分子IgG,具体包含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其中轻链可变区的核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重链可变区的核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全分子IgG抗体的DNA分子、表达载体、宿主细胞和应用。本发明主要是通过重组原核表达生产的HEV衣壳蛋白免疫小鼠,采用纯化的开放读码框(ORF2)表达的衣壳蛋白和病毒阻断筛选方法进行多次筛选,制备重组人鼠嵌合抗HEV保护性全分子IgG。该嵌合抗体可有效识别HEV,并有效用于HEV的检测及免疫被动保护细胞株不被HEV感染。
  • CDs/SiO2-SFTSV单克隆抗体缀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910639209.5
  • 丁收年;徐来弟;赵春芹;王晓燕;陆天;朱凯迪;杜凤峦;张慧君;李真真 - 东南大学
  • 2019-07-15 - 2019-10-25 - C07K16/10
  • 本发明公开了CDs/SiO2‑SFTSV单克隆抗体缀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免疫层析试纸条上的应用,所述CDs/SiO2‑SFTSV单克隆抗体缀合物以CDs/SiO2荧光纳米球接连SFTSV单克隆抗体获得。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CDs/SiO2荧光纳米球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基于CDs/SiO2荧光纳米球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价廉、样品所需量少等优点,其灵敏度与常规的仪器分析一致,适合现场筛选,其中的CDs/SiO2球具有高荧光强度和高稳定性,相比传统发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能大大提高检测极限。总之,这种快速检测的荧光试纸条能很好的应用于现场流行病检测。
  • 一种重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体的制备方法-201610588248.3
  • 张华;曹宏伟;邹德华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2016-07-25 - 2019-10-01 - C07K16/10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重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体的制备方法,这种重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体的制备方法:选取抗原抗体共表达的方式,将PEDV抗原基因S1和anti‑PEDV ScFv基因共同表达在大肠杆菌周质腔内,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三轮淘选;用大肠杆菌表达ScFv基因后纯化PEDV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PEDV ScFv抗体特异性,命名为PEDV‑ScFv;具体通过抗PEDV ScFv文库的构建、抗PEDV抗体的制备两个步骤进行。本发明提供的猪源PEDV抗体不会产生免疫反应、针对性强、更容易筛选到中和活性高的抗体、制备周期短、速度快。
  • 一种抗O型和A型口蹄疫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其用途-201610284581.5
  • 安芳兰;刘学荣;武发菊;董文教;武永淑;杨惠清 - 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5-03 - 2019-09-27 - C07K16/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O型和A型口蹄疫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其用途。本发明的抗体制备方法是:用含有口蹄疫病毒O型VP1蛋白和灭活后的A型口蹄疫全病毒抗原的疫苗免疫非免疫产蛋母鸡;收集免疫后的产蛋母鸡所产的鸡蛋,通过粗提及亲和纯化柱纯化后获得抗O型和A型口蹄疫病毒卵黄抗体。实验证明,由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卵黄抗体能够与口蹄疫O型以及A型病毒抗原结合,此外,由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卵黄抗体在室温下较稳定,可存放较长时间,对温度和pH的稳定性较好,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效价高。因此,本发明所建立的方法及其产品在FMDV的诊断及预防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抗牙鲆弹状病毒G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910481325.9
  • 唐小千;战文斌;张家林;绳秀珍;邢婧 - 中国海洋大学
  • 2019-06-04 - 2019-09-17 - C07K16/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牙鲆弹状病毒G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是由名称为:杂交瘤细胞株HIRRV‑G‑4D10,保藏号为:CCTCC NO:C201869,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8年3月29日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所述单抗经间接酶联免疫反应实验证明能与浓缩的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微量病毒中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单抗HIRRV‑G‑4D10对HIRRV具有中和活性,可显著降低感染牙鲆弹状病毒的EPC细胞的病变效应。免疫印迹结合质谱分析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单抗能特异性识别60 kDa的天然牙鲆弹状病毒G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显示,单抗HIRRV‑G‑4D10可与感染牙鲆弹状病毒的EPC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荧光信号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制备抗牙鲆弹状病毒的免疫制剂和牙鲆弹状病毒的检测试剂。
  • 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5J13及其制法与应用-201611038444.X
  • 万晓春;李俊鑫;刘绿艳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2016-11-11 - 2019-09-17 - C07K16/10
  • 本发明涉及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5J13及其制法与应用,该抗体的重轻链CDR1、CDR2及CDR3区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重链CDR1区:GFSFSNYG;重链CDR2区:ISYDGTNK;重链CDR3区:AKGRGPYCSSSICYHGMDV;轻链CDR1区:QSVLSGSINMNY;轻链CDR2区:WAS;轻链CDR3区:QQYYSTPLT。本发明抗体可靶向结合H7N9病毒的血凝素HA,具有显著地抗H7N9病毒感染的中和活性;相比鼠源抗体,全人源抗体的基因完全来源于人的基因,没有其他种属的成分,不发生抗鼠抗抗体等毒副作用,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更适合和更有潜力成为治疗流感病毒的大分子药物。
  • 狂犬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201510955395.5
  • 孙乐;李茂华;王慕旸;李英姿 - 北京天成新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2015-12-17 - 2019-08-30 - C07K16/10
  • 本发明提供了狂犬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所述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者,所述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与狂犬病病毒的其他蛋白以及其他抗原和病原体无交叉反应,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优点,可以准确检测样品中狂犬病联合疫苗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二型登革热病毒NS1蛋白多价纳米抗体及制备方法-201610864043.3
  • 王菊芳;李杉;马毅;余结莹 - 华南理工大学
  • 2016-09-29 - 2019-08-20 - C07K16/10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型登革热病毒NS1蛋白多价纳米抗体及制备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技术领域。该多价纳米抗体是由VHH抗体片段通过连接肽连接构成;所述VHH抗体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构建表达载体pET‑22b‑VHH‑linker‑VHH、pET‑22b‑VHH‑linker‑VHH‑linker‑VHH,分别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可溶表达。与单价抗体相比,重复串联后得到的二价及多价VHH抗体的亲和力有显著提高。本发明实现了二型登革热病毒NS1蛋白多价纳米抗体的高效可溶表达,易于放大生产,成本低廉;具有更高稳定性和亲和力;更有大规模生产及应用的潜能。
  • 人源抗肠病毒71型单克隆抗体的制法、产物及其应用-201810092819.3
  • 黄冠颖;陈奇良 - 长庚医疗财团法人林口长庚纪念医院
  • 2018-01-31 - 2019-08-06 - C07K16/10
  • 本发明为一种人源抗肠病毒71型单克隆抗体的制法、产物及其应用,透过获得被肠病毒71型自然感染的人类病患周边血液,筛选因感染而诱发产生的肠病毒71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分泌B细胞,接着选殖B细胞的免疫球蛋白G变异区基因,并转染到人类细胞株中表现,从而获得人源抗肠病毒71型单克隆抗体,利用上述人源抗肠病毒71型单克隆抗体能专一且强效地中和多种基因亚型的肠病毒71型,特别是那些近年在台湾及中国盛行的肠病毒71型基因亚型B4、C4及B5。
  • 一种中和埃博拉病毒的纳米抗体-201610579518.4
  • 龚睿;石剑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2016-07-21 - 2019-07-23 - C07K16/1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和埃博拉病毒的纳米抗体ebo7c2及其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ebo7c2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纳米抗体以人抗体IgG1的CH2结构域m01s为骨架,其氨基酸与m01s的氨基酸序列在3个loop区有差异。ebo7c2能够与埃博拉病毒囊膜蛋白相结合。ebo7c2分子量较小,具有更好的组织渗透性和结合存在位阻效应的抗原表位的能力;具有m01s骨架,能够和FcRn的结合,它的血浆半衰期可能达到10个小时;ebo7c2可在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生产成本低、周期短。
  • 一种中和新疆出血热病毒的单域抗体-201610574526.X
  • 龚睿;张怀东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2016-07-21 - 2019-07-23 - C07K16/1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和新疆出血热病毒的单域抗体XHF4RC8及其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XHF4RC8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单域抗体以人抗体IgG1的VH结构域m0为骨架。XHF4RC8能够与新疆出血热病毒囊膜蛋白Gc结构域III相结合;并具有病毒中和作用。XHF4RC8分子量较小,具有更好的组织渗透性和结合存在位阻效应的抗原表位的能力;XHF4RC8可在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生产成本低、周期短。XHF4RC8在临床上具有治疗新疆出血热病毒的潜在功能,或者可以与其他抗体联用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抗A型口蹄疫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201610183404.8
  • 于力;周国辉;王海伟;杨德成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2016-03-28 - 2019-07-23 - C07K16/10
  • 本发明公开了抗A型口蹄疫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属于口蹄疫的防治领域。本发明构建了分泌抗A型FMDV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其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 12049,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为A型FMDV血清型特异性单抗,有高强度的中和能力;用该单克隆抗体建立的A型FMDV抗体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单克隆抗体在A型FMDV抗体检测方法中与A型FMDV的强阳性、弱阳性和疑似血清呈现良好的竞争能力,而与O型和Asia1型FMDV强阳性血清以及FMDV阴性血清没有竞争性,能够特异性区分A型FMDV的阴阳性血清,在A型口蹄疫的诊断、预防或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