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电网直流电压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0020.6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0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安婷;范征;季兰兰;韩丛达;吴亚楠;贺之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08 | 分类号: | H02J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电网 电压 选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电网直流电压选择方法,对于拟新建的直流输电系统,考虑未来扩展为直流电网,并在规划时考虑新规划的直流系统附近是否已有直流输电系统,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给出直流电网直流电压选择过程的初始已知参数;步骤2:选择初始电压Vdc0作为迭代的初始点;步骤3:结合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进行直流电压选择的迭代过程;步骤4:得到最终所选择的直流电压。通过本发明提出的直流电网直流电压的选择方法,指导在直流电网构建或者未来将要扩展成为直流电网的直流系统规划时制定优化的电压等级,将促进设备的合理选型,提高系统规划的适应性,从长远角度降低生产建设投资,提高系统运行维护的统一性,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电网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电网直流电压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直流电网是一个具有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的智能、稳定的直流广域传输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不同的客户端、现有的输电网络、微电网和不同的电源都可以得到有效地管理、优化、监控、控制和对任何电力问题进行及时的响应。直流电网可实现多电源供电、多落点受电,为多种形式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广域互联和送出消纳提供高效传输平台,实现广域大范围内能源资源的互补优化配置、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可靠接入以及现有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提升,是未来电网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直流电网尚无统一的电压标准,而在未来直流电网的规划建设中,合理的直流电网电压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一旦一个电压等级选定,整个系统都按照此电压设定或需添加DC/DC变换器实现不同电压等级间的互联。目前在运和在建的大多数直流输电项目主要采用端对端不联网连接的运行模式,缺乏从长远规划去考虑未来扩展为多端直流系统或者直流电网的可能性,每个直流输电系统都是单独研究与设计,换流站和线路占地大、设备成本高。未来,直流电网发展不宜继续沿袭上述模式,需通过优化换流站间连接和输电模式,实现直流线路间互联互通,合理的电压等级选择将在工程的可行性和成本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直流电网是具有冗余线路的网络,直流电压的选择是直流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流电网的构建也可由端对端直流系统或者多端直流系统互联而成,在这种情况下,新的直流输电系统应考虑未来与现有直流系统互联、演变为直流电网的可能性,直流电压的选择应考虑未来系统的发展,在设计阶段应提前做出最优的电压等级选择。
从上述背景可以看出,直流电网的形成将是直流输电发展的趋势,在未来直流电网构建或者考虑未来扩展成直流电网的直流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直流电压的选择将是一个关键问题。直流电压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系统电流限值、损耗等技术因素和设备成本等经济因素。因此,需要提出合理的电压选择方法满足直流电网的网架结构构建和提高运行效益等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电网直流电压选择方法,对于新建的直流输电系统,考虑未来扩展为直流电网,并在规划时考虑新规划的直流系统附近是否已有直流输电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电网直流电压选择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对于拟新建的直流输电系统,考虑未来扩展为直流电网,并在规划时考虑新规划的直流系统附近是否已有直流输电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给出直流电网直流电压选择过程的初始已知参数;
步骤2:选择初始电压Vdc0作为迭代的初始点;
步骤3:结合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进行直流电压选择的迭代过程;
步骤4:得到最终所选择的直流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0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