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5-二酮类化合物的改进合成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85846.9 申请日: 2016-02-15
公开(公告)号: CN105753673A 公开(公告)日: 2016-07-13
发明(设计)人: 辛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 辛旭峰
主分类号: C07C45/68 分类号: C07C45/68;C07C49/84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地址: 454550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酮类 化合物 改进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更特别地涉及一种1,5-二酮类化合物的改进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二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其常作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合成单元以构建其它药物化合物或功能材料。因此,研究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其对化工、医药合成领域十分必要。

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常涉及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迈克尔加成反应,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也陆续出现了许多其它的合成方法,例如:

AkiraYanagisawa等(“One-potSynthesisof1,5-diketonescatalyzedbybariumisopropoxide”,Tetrahedron,2007,63,8581-8585)报道了一种采用钡催化剂催化的苯甲醛与苯乙酮类化合物反应制备1,5-二酮化合物的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AndreasMarx等(“Aluminum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amides:NewHighlyEfficientandRemarkablyVersatileCatalystsforC-CBondFormationReactions”,Angew.Chem.Int.Ed.,2000,39,178-181)报道了一种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与硅烯醇醚类化合物反应制备二酮化合物的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合成二酮类化合物的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底物仍有待拓展、反应产率过低等。

因此,对于开发二酮类化合物的新型合成方法,仍存在继续研究的必要,这也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所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诸多缺陷以及寻求二酮类化合物的新型合成方法,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付出了足够的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是在同日申请的另篇专利申请之基础上作出的改进,另篇申请的内容可通过引用而并入进来以作为参考,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内容涉及一种下式(III)所示1,5-二酮类化合物的改进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氮气氛围下,于催化剂、助剂、碱和活化剂存在下,向有机溶剂中加入下(I)化合物和下式(II)化合物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

其中,X为卤素。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卤素为卤族元素,例如可为F、Cl、Br或I。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为[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镍、三氟甲磺酸镍、1,3-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DPPP)NiCl2)或1,2-双(二苯基膦)乙烷氯化镍((DPPE)NiCl2)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1,3-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DPPP)NiCl2)。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助剂为乙酸锆。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碱为NaOH、碳酸钠、碳酸铯、磷酸钠、乙酸钾、叔丁醇钾、乙醇钠、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或二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碳酸铯。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活化剂为2-氟苯硼酸频哪醇酯、2-溴甲基-4-氟苯硼酸频哪醇酯或4-氨基-2-氟苯硼酸频哪醇酯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4-氨基-2-氟苯硼酸频哪醇酯。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有机溶剂为DMF(N,N-二甲基甲酰胺)、DMSO(二甲基亚砜)、苯、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1,4-二氧六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最优选为体积比1:3的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与乙腈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并没有严格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选择与确定,例如其用量大小以方便反应进行和后处理即可,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2.5,例如可为1:1.5、1:2或1:2.5。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0.16,例如可为1:0.1、1:0.13或1:0.1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旭峰,未经辛旭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5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