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治具及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0371.4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9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栋;孙梦学;彭俐琛;王静雅;张涛;江志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测量 及其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治具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在测量内孔直径时,一般采用通止规、游标卡尺或内径百分表进行测量。通止规在测量内孔孔径时,只能实现定性的测量,无法读出内孔的具体尺寸量值;游标卡尺无法测量较深内径的直径值;内径百分表测量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附件,使测量工作繁琐,且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治具及其测量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治具,包括圆台形测量头,所述圆台形测量头的侧面在至少一条母线方向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与所述圆台形测量头的直径相对应,所述圆台形测量头可拆卸连接有加长杆。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圆台形测量头的锥角为10-30°。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圆台形测量头的侧面在四条母线方向上均设置有所述刻度,四条所述母线均匀分布。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圆台形测量头的侧面设置有色料层。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圆台形测量头的上、下底面分别设置有上圆柱体、下圆柱体,所述下圆柱体的底面固定有连接头。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加长杆包括杆体、固定在所述杆体一端的杆头,所述杆头与所述连接头螺纹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连接头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杆头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杆体设置有第二外螺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圆台形测量头与所述加长杆进行连接;
(2)对所述圆台形测量头的侧面进行涂色形成色料层;
(3)把所述圆台形测量头插入待测工件的台阶孔中,直至所述圆台形测量头的侧面与所述台阶孔的端面接触;
(4)手握住所述加长杆均匀旋转;
(5)取出所述圆台形测量头,观察至少一条母线上磨掉的色料所对应的刻度位置,读出内孔的直径数值。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步骤(5)中,观察四条均匀分布的母线上磨掉的色料所对应的刻度位置,若均在同一刻度位置,该位置的刻度值即为被测内孔的直径;若不在同一刻度位置,需要求得四个刻度值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被测内孔的直径。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圆台形测量头的锥角为10-30°。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圆台形测量头的上、下底面分别设置有上圆柱体、下圆柱体,所述下圆柱体的底面固定有连接头。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加长杆包括杆体、固定在所述杆体一端的杆头,所述杆头与所述连接头螺纹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连接头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杆头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杆体设置有第二外螺纹。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能够测量较深内孔的直径尺寸,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易损坏、耐用,同时有效提高了内孔测量的效率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圆台形测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加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测量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内孔直径测量治具,包括圆台形测量头2,圆台形测量头2的侧面在至少一条母线4方向上设置有刻度6,刻度6与圆台形测量头2的直径相对应,圆台形测量头2可拆卸连接有加长杆8,满足对不同深度孔径的测量需求,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优选圆台形测量头2的锥角为10-30°,便于实现圆台形测量头2与待测孔同轴,提高测量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3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鞋底
- 下一篇:一种联动报警防盗负离子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