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力霉素发酵液膜法去杂质提纯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6222.0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6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7/08 | 分类号: | C07H17/08;C07H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5 | 代理人: | 李海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霉素 发酵 液膜法去 杂质 提纯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力霉素发酵液膜法去杂 质提纯工艺。
背景技术
高力霉素介绍:高力霉素为红霉素碱的衍生物,红霉素硫氰酸盐是一个 专供畜用的抗生素。商品名称为Galliaycia,化学名称:红霉素硫氰酸盐 (Erythromycinthiocynate),分子式:C37H67NO13·HSCN,分子量:793.0
当前高力霉素发酵液去杂质提取(提纯)工艺主要采用酸碱溶媒法和薄 膜浓缩法,现有的高力霉素发酵液去杂质提纯工艺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1、高力霉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高力霉素(红霉素硫氰酸盐) 溶媒法提取工艺,需使用硫酸锌、乙酸丁酯、和乳酸盐等溶剂和离心机设备, 使用这种提取工艺有以下问题和缺点:完全使用有机溶媒提取高力霉素,一 定会产生大量的溶剂残留,影响最终产品的纯度和收率水平,单位效价低于 15000,杂质水平高于5%;乙酯抽提时会出现乳化现象,经絮凝沉淀后才能 得到澄清的浓缩液,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产品质量和收率;高力 霉素浓缩液酸碱溶媒提取工艺需要加温进行,不但提高生产成本,而且对高 力霉素产生热破坏,影响产品质量,产品效价低于15000γ/mL;离心机等浓 缩设备的使用增加了生产成本。
2、用薄膜浓缩的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有:经过薄膜浓缩后的料液 及经过大孔树脂处理的洗脱液所含的大分子杂质(蛋白质、糖类等)无法去 除、色泽浑浊,仍需要后段工艺的酸碱溶媒提纯;大孔树脂再生需要使用酸 碱溶剂,在萃取过程会出现乳化现象;树脂再生周期长,需要多套装置切换 使用,占地较大;薄膜浓缩工艺水、电、气消耗量较大,生产运行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工艺简单并提高 浓缩液质量和效价水平,降低了70%的有机酸碱溶媒单耗,大幅度降低了生 产运行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力霉素发酵液膜法 去杂质提纯工艺,其包括步骤如下:
S1:将高力霉素发酵液进行板框过滤,滤液之后进入中间罐A;
S2:接着采用供料泵输送滤液到陶瓷膜分离设备进行浓缩,浓缩到 40%-60%后分批次加水透析,直至浓缩液的效价U<400;
S3:将浓缩液进行后处理,将经陶瓷膜设备处理后的渗透液进入中间罐 B,之后进入卷式超滤膜分离设备除蛋白及部分色素;
S4:之后渗透液进中间罐C,之后用纳滤膜对其进行浓缩,其渗透液排放
或进行重复利用,最终浓缩液到后步工序得产品。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2中,将高力霉素发 酵液通过无机陶瓷膜组件经错流分级过滤,经50-200nm的分级膜管对高力霉 素发酵液进行分离提取浓缩作业。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4中,用纳滤膜对其 进行浓缩,浓缩液在转速为20—30转/分钟的结晶罐中完成水结晶作业,结 晶罐带夹套加温至40摄氏度时,高力霉素灰白色晶体在水相结晶析出。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高力霉素发酵液膜法去杂质提纯工艺,提高浓缩液 质量的同时,降低70%的有机溶媒的单耗,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 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高力霉素发酵液膜提取水结晶工艺的流程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 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高力霉素发酵液膜法去杂质提纯工艺,其包 括步骤如下:
S1:将高力霉素发酵液进行板框过滤,滤液之后进入中间罐A;
S2:接着采用供料泵输送滤液到陶瓷膜分离设备进行浓缩,浓缩到 40%-60%后分批次加水透析,直至浓缩液的效价U<400;
S3:将浓缩液进行后处理,将经陶瓷膜设备处理后的渗透液进入中间罐 B,之后进入卷式超滤膜分离设备除蛋白及部分色素;
S4:之后渗透液进中间罐C,之后用纳滤膜对其进行浓缩,其渗透液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6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