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龟板胶的制备方法及所制备的龟板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0740.1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5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聚成生化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51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龟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龟板胶的制备方法及所制备 的龟板胶。
背景技术
龟板为龟科动物的腹甲及背甲,主要产自浙江、湖北、湖南等地方, 全年均可捕捉。将龟科动物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后,剥取壳甲,除去残肉, 晒干后得龟板。龟板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的功效,是中医 常用的名贵药材之一。其主要的化学成分为氨基酸、蛋白质、动物胶、微 量元素等。龟板胶是我国传统中药中的上品,具有极好的滋补功能。
龟板胶为乌龟腹甲经煎熬、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其产量极低,但药用 价值较高是名贵中药,性偏平和,味甘而咸,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的作 用,并兼补血止血。常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骨蒸潮热、盗汗。
中国专利CN103432170A公开了一种生龟板熬制成龟板胶,采用酵母 发酵法制取生龟板,熬制流程为生龟板砂炒→醋浸→水煮→浓缩→成品, 该方法优于传统方法,同时缩短了时间,提高了胶的质量。
中国专利CN101974594A公开了一种公开了一种酶法提取龟板胶中龟 板肽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龟板胶为主要原料,经过配水升温蒸煮、复合蛋 白酶酶解、灭酶、脱色、膜分离,最后将得到的滤液干燥即得到产品龟板 肽。本发明方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所得产 品安全性高,可广泛用于保健品、药品等领域。
传统的龟板胶制作方法中,无法完全又快速地将龟板中的营养物质熬 制出来,熬制过程中没有考虑到龟板胶口感的提升,并且熬制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龟板胶的制备 方法及所制备的龟板胶,本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充分地将龟板中有价值的 成分熬制出来,制备得到的龟板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龟板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龟板进行砂烫炮 制后清洗;将清洗后的龟板放入下端放有水的容器中进行水蒸气热蒸;将 热蒸后的龟板、乌梅和热蒸容器中的水进行第一熬制后过滤;将水、山楂 和第一熬制后的龟板进行第二熬制后过滤;将水、陈皮和第二熬制后的龟 板进行第三熬制后过滤;将第一熬制、第二熬制和第三熬制过滤后得到的 三份滤液混合后加入营养性物质,加热浓缩得龟板胶。
优选地,所述砂烫炮制为砂石翻炒炮制,所使用的砂石为河砂、山砂 和/或海砂,且其粒度为1.0-2.5mm,每100g龟板使用200-300g砂石,炮 制温度为160-240摄氏度,炮制时间为30min-2h。
优选地,所述水蒸气热蒸在密闭条件下进行,热蒸的时间为1-3h。
优选地,所述水蒸气热蒸时按照龟板和水的质量比为1:(1.5-2.5)进行 热蒸。
优选地,所述第一熬制中龟板和乌梅的质量比为1:(0.3-0.5)。
优选地,所述第二熬制中龟板、山楂和水的质量比为1:(0.2-0.4): (2.5-3.5)。
优选地,所述第三熬制中龟板、陈皮和水的质量比为1:(0.3-0.5): (2-3)。
优选地,所述第一熬制的加热温度为75-95摄氏度,熬制时间为 36-72h;所述第二熬制的加热温度为85-100摄氏度,熬制时间为24-48h; 所述第三熬制的加热温度为75-90摄氏度,熬制时间为24-36h。
优选地,按照固液比为(10-30):100加入营养性物质后,在90-100 摄氏度加热3-8h浓缩得龟板胶;所述营养性物质包括核桃、枸杞子、芝麻、 冰糖和桂花。
根据以上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龟板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其一,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充分地将龟板中对人体健康有价值的成 分熬制出来,得到的龟板胶营养价值成分高;
其二,在所有的加工环节中使用的材料均为中草药试剂,都是安全可 食用的,没有使用化学试剂等,不会对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其三,加工方法简单、方便操作,熬制环节加入的营养物质使最终得 到的龟板胶营养、口感均优良,易于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聚成生化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聚成生化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