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地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0491.1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2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凤翔;蔡毅;周庆海;王献红;张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64/34 | 分类号: | C08G64/34;C08L69/0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丙烷 改性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生物降解 地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地膜。
背景技术
农用地膜不仅能够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而且能起到防虫除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作用,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曾经被认为是农业白色革命。
目前我国农用地膜覆盖面积已达3.8亿亩,用量高达130万吨,为解决我国粮食自给与蔬菜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在我国地膜材料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为主,由于地膜一般厚度为4-8μm,这种超薄地膜回收十分困难,随着使用时间和用量的增长,滞留在土壤里的不可降解的地膜越来越多。白色革命变成了白色污染,引起土壤板结、产量下降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因此,在地膜领域利用生物降解高分子膜材料替代传统的聚烯烃膜材料势在必行。
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PPC)为利用二氧化碳制备的无定形生物降解材料,常温下比较柔顺,且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保湿性能,其熔体强度较高,加工温度低,非常适合制成农用生物降解地膜,但目前制成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地膜的使用寿命较短,难以满足长生长周期农作物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地膜,本发明提供的地膜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在超出使用寿命后能够迅速完全降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包括具有式(I)结构的重复单元和具有式(II)结构的重复单元:
式(II)中,n为0或1,m为0或1,R为亚烷基。
优选的,所述R为C1~C10的亚烷基。
优选的,所述R为具有式(A)、式(B)或式(C)结构的取代基:
——CH2-CH2—式(A);——CH2-CH2-CH2-CH2—式(B);
优选的,所述具有式(II)结构的重复单元具体为式(II-1)、式(II-2)、式(II-3)、式(II-4)或式(II-5)结构:
优选的,所述共聚物中具有式(I)结构的重复单元和具有式(II)结构的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0.9~0.99):(0.1~0.01)。
优选的,所述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0~150000g/mol;所述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8~2.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环氧丙烷、二氧化碳和式(III)结构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所述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包括具有式(I)结构的重复单元和具有式(II)结构的重复单元;
式(II)和式(III)中,n为0或1,m为0或1,R为亚烷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地膜,由原料制成,所述原料包括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和所述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00:(5~20)。
优选的,所述原料还包括增塑剂、紫外吸收剂和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地膜。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降解地膜由原料制成,所述原料包括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和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所述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包括具有式(I)结构的重复单元和具有式(II)结构的重复单元。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降解地膜在其制备过程中添加了所述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通过所述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改性共聚物与制备所述地膜的其他原料协同作用,延长了地膜的使用寿命。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降解地膜使用寿命可达70~90天,可满足生长周期长的农作物对地膜的要求,并且此生物降解地膜在超过使用时间后能够迅速完全降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综合监控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纳米形状记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