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无花果固体饮品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1845.1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0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乔坤;史子玉;戚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特伦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2/52;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花果 固体 饮品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属于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富硒无花果固体饮品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类必须的微量元素,然而硒元素的土壤在地球表面分布极不均匀,全世界约有72%的土壤缺硒,造成大多数人群体内缺硒,免疫力低下,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我国微量元素与健康学会理事长于若木提出“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人体补硒是关系到亿万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我们应该像补碘那样抓好补硒工作。特别是注意老年人的补硒工作,当务之急做好的两件事,一是各种舆论媒体应当向居民普及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知识,是居民提高如何防止缺硒的认识;二是着手开发富硒食品,大规模推广富硒农产品”。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人的身体常常处于"亚键康"状态,专家建议人体摄入硒标准要提高,应以每日240-260微克最为合适,就这个数字看单靠农产品本身的含硒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体需要。中国营养学会对我国13个省市做过一项调查表明,成人日平均硒摄入量为26-32微克,离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最低限度50微克相距甚远,而且补硒还需要天天补,年年补,中间如果间断的话,效果就基本没了,人体中硒主要从日常饮食中不间断获得,一般植物性食品含硒量比较低,食物中硒的含量会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硒的摄入量,因此,研究开发天然、高效、经济、方便、安全、适合长期食用的富硒食品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市场不足,为了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一种富硒无花果固体饮品生产方法,生产出具有天然、高效、经济、方便、安全、适合长期食用等特点的补硒食品。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富硒无花果固体饮品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以无花果为主要原料制取的超微无花果粉,配以富硒玉米为主要原料制取的玉米复合粉,经混合、制粒、包装步骤制成,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超微无花果粉40-60%、玉米复合粉30-50%。
所述的无花果是采收成熟的鲜无花果或冷藏的鲜无花果原料。
所述的超微无花果粉,其特征在于以鲜无花果为原料,经清洗、切片后加入富硒黑枸杞10-30%,投入到真空冻干仓里进行低温冷冻干燥,在零下35度左右冻干至含水量7%以下,再将其混合粉碎,制得300目以上的粉剂。
所述的切片是将清洗干净的鲜无花果原料,切成小于1公分的薄片。
所述的富硒黑枸杞原料是在市场上采收硒含量达标的农产品。
所述的玉米复合粉是以富硒玉米粒为主要原料,辅以松蘑10-30%、富硒罗汉果10-30%的辅料,经混合洗净后置入5倍的水中,浸泡1-3小时后捞出,用蒸锅常压蒸煮至熟透后取出,置于烘房内烘干至含水量<7%,再超微粉碎制成300目以上的细粉。
所述的富硒玉米、富硒罗汉果均选以生长成熟的原料,并需保证其硒含量达标。
所述的松蘑选以生长成熟、肉质肥厚的干品原料,市场有售。
所述的混合是将超微无花果粉、玉米复合粉送入混合机混合均匀,混合时间为不少于40分钟。
所述的制粒、包装均采用传统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运用传统中医药学、现代营养学、生物学、食品学的原理,选择了以无花果、富硒黑枸杞、富硒玉米、松蘑、富硒罗汉果各原料组分进行了科学配伍,选择了利用富硒的无花果和松蘑原料,无花果是硒元素含量最高的食物,无花果是富硒水果,其含硒量是食用菌的100倍,是大蒜的400倍,所选用的原料松蘑还是硒元素含量最高的十种食物之一,又选择利用了富硒黑枸杞、富硒玉米、富硒罗汉果的等农产品,这些富硒原料不仅硒元素含量高,又有助于人体对硒的吸收,同时应用现代食品与医药加工技术,制成天然、营养、方便、安全、口感好、适合长期食用等特点的饮品,人们可经常食用,可有效达到补硒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用原材料来源广,提高了无花果、富硒黑枸杞、富硒玉米、松蘑、富硒罗汉果的利用价值,为无花果、富硒黑枸杞、富硒玉米、松蘑、富硒罗汉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2、本发明采用纯物理手段与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保持了天然原料的原色原味和营养功效特性,特别是制取的冻干超微无花果粉有利于人体吸收,为人们的补硒消费需求增添了新品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特伦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威海特伦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1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梨饮固体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冲调的谷物浓缩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