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转子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4429.1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5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柱;潘明强;陈立国;薛立伟;王阳俊;孙立宁;刘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1/22;H02K7/14;H02K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转子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手多采用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包括定子、设置在定子内的 转子组成,该种电机带动机械臂转动时,电机输出端需连接齿轮减速机构来 实现,从而需要电机做更多的功,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该电机 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且成本较高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内转子电机,该内转子电 机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内转子电机,所述内转子电机包括动子轴、与所述动子轴过盈配合 的动子、设于所述动子外围的定子,其中所述定子具有磁极,所述磁极上缠 绕有线圈绕组,所述动子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永磁体贴片,所述 内转子电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动子轴上的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编码器设于动子轴上,使得该内转子电机结 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
优选的,所述内转子电机用于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械臂,所述机 械臂与所述动子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械臂通过键连接于所述动子轴,所述动子轴带动所述机 械臂转动,所述机械臂的位置参数通过所述编码器反馈。
优选的,所述内转子电机还包括防止所述机械臂沿所述动子轴的轴向窜 动的止动垫片,所述止动垫片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动子轴。
优选的,所述编码器包括光栅片和电路板,所述光栅片设于所述动子轴 上。
优选的,所述动子的两端设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动子 轴之间设有上轴承,所述下端盖与所述动子轴之间设有下轴承,所述电路板 设于所述下端盖上。
优选的,所述上端盖具有第一定位环,所述下端盖具有第二定位环,所 述上轴承设于第一定位环,所述下轴承设于第二定位环,所述上轴承和所述 下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动子轴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永磁体贴片粘贴于所述安装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转子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 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转子电机,包括动子轴12、与动子轴12过盈 配合的动子14、设于动子14外围的定子16。其中定子16具有磁极(未图示), 磁极上缠绕有线圈绕组18,动子14具有安装槽(未图示),安装槽内设有永磁 体贴片20,内转子电机还包括设于动子轴12上的编码器22。
具体的,动子轴12具有轴肩,动子14与轴肩紧密配合。
本优选实施例中,编码器22设于动子轴12上,使得该内转子电机结构 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
本优选实施例中,永磁体贴片20粘贴于安装槽。当然,也可采用其它设 置方法。
内转子电机可用于机械手,机械手包括机械臂25,机械臂25与动子轴 12连接。进一步的,机械手还包括连接于机械臂25的操作机构(未图示),操 作机构为机械手的终端执行机构,可以为:夹爪,用于自动抓取、插件等; 或为吸嘴,用于贴片、晶圆切割;或为焊接机,用于焊锡等。本优选实施例 中,内转子电机直接驱动机械臂25的传动精度高、响应快、体积小,且成本 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4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