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铸焊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2556.2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8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倪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瑞华 |
主分类号: | B22D19/04 | 分类号: | B22D19/04;B22D25/04;B22D30/00;B23P1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体式铸焊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蓄电池生产企业的铅排焊接是通过铸焊机完成 的,以前的焊接完全是用手工焊接,速度很慢,效率不高。而现在 通过铸焊机以及相应的模具以及配件实现整个铅排的一次性焊接, 能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大幅度降低企业的成本。然而模 具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市面上很多模具都 是合盖模具。
目前市面上的技术为合盖模具,例如中国专利CN104084561A 所公开的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可与下板扣 合,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相互扣合后上板的下表面与下板的上表面 构成内腔;上板两侧分别设有一块上加强部,上加强部与上板为一 体结构,上板的下表面为光面,下板两侧分别设有一块下加强部, 下加强部与下板为一体结构,下板的上表面为光面;所述上板的下 表面设有若干安装柱,所述下板的上表面与安装柱的对应位置设有 若干安装座。通过保持上板的下表面为光面、下板的上表面为光面 省去了加工加强筋的步骤,节约成本的同时避免了因切削加强筋带 来的切削伤痕,在上板、下板两侧分别添加了加强部以弥补省去加 强筋带来的强度损失。
设计者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上下两块模板的拼接导致焊 接部位比较容易漏水,压力过大时容易出现较大的裂缝,由于整个 模块是完全浸入铅炉里,如果漏水的话将会导致炸铅等安全事故。 其次,由于两块模板拼接而成,所以模具的稳定性和热平均性会相 对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铸焊模具,以提高模具 的工作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体式铸焊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设置有 冷却空腔,所述模具主体的顶壁为设置有成型凹槽的平面壁,所述 成型凹槽用于将原料塑造为预设的形状,所述冷却空腔用于通过冷 却水,所述冷却空腔在所述模具主体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置冷却 水通口,所述冷却水通口有用于连接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通口与 所述冷却空腔连通,所述冷却水通口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模具主 体一体成型。
一体式铸焊模具,冷却空腔内设在模具主体内并通过冷却水通 口引入和排出冷却水,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冷却水管的冷却水通 口,没有因部件组装而留下的缝隙,相对于分块式铸焊模具而言, 不容易漏水,也不需要通过焊接对缝隙进行填充,因此,一体式铸 焊模具更加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 分别与所述冷却空腔的顶面和底面相连。
支撑柱用于补偿冷却空腔对模具主体的强度影响,避免模具主 体在加工时形变量过大,或是在冷热温度变换中裂开。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模具主体一体成型。
支撑柱与模具主体一体成型,不会影响模具整体升温和降温的 均匀性,热性能更好,支撑柱的位置也相对固定,不需要通过其他 的手段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为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柱间隔设置。
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柱,且分散设置在冷却空腔内,可以提供更 可靠更均匀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主体的壁厚在7~10mm之间。
壁厚过厚会增加模具整体的重量,也会使冷却水对模具主体顶 壁的成型凹槽的铅液的冷却作用下降;壁厚过薄会使得模具整体的 强度较低,模具主体容易断裂或在温度变化时发生较大的形变,不 利于顶部的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主体的顶壁与底壁的壁厚均为9mm。
顶壁和底壁的厚度取为9mm,既兼顾了重量与模具整体的强 度,同时还提供了较好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主体包括四个侧壁,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 为第一侧壁,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冷却水通口设 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侧翼板,所述侧 翼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与夹具配合。
如果直接将定位孔设置在模具主体的侧壁上,会使模具主体的 侧壁的强度降低,需要增加壁厚以确保整体强度安全,但是会增加 额外的重量。定位孔设置在侧翼板上,不会使模具主体的侧壁的强 度降低,同时整个模具增加的重量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瑞华,未经倪瑞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25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微生物剂的受控释放
- 下一篇:防击穿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