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控辅助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6876.1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4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控 辅助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控辅助呼吸器。
背景技术
对于很多病情较重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肺功能的下降以及呼吸肌肉萎缩、疲劳,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活动受限。无创呼吸机的出现,可以很好的减轻了这类患者的气促症状,但是无创呼吸机也有不足之处,例如:需要卧床休息、不能下床活动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控辅助呼吸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控辅助呼吸器,包括鼻罩、气囊、入气管、口含出气管、第一单向活瓣、第二单向活瓣、第三单向活瓣以及外接管,所述鼻罩的反面具有罩状的腔体,且该鼻罩的两侧具有固定带,所述气囊的一侧通过第一单向活瓣与所述鼻罩的腔体连通,且该气囊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单向活瓣与入气管连接,所述口含出气管的尾部设有第三单向活瓣,该第三单向活瓣的下方连接所述外接管的一端,该外接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气囊与第一单向活瓣之间。
所述第三单向活瓣包括阀座以及阀芯,所述阀座具有相通的横向气道以及纵向气道,所述阀芯呈漏斗状,其设于所述横向气道以及纵向气道的相通处。
所述口含出气管为扁状长管,所述口含出气管的头端呈鱼嘴状,且外侧具有一圈海绵垫圈。
所述口含出气管由头至尾逐渐变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呼吸触发由患者自行控制,患者可以随身携带,增加了患者的活动范围,甚至出门活动,同时,起到了部分无创呼吸机的功能(吸气压以及呼气末正压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鼻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单向活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一种自控辅助呼吸器,包括鼻罩110、气囊120、入气管130、口含出气管140、第一单向活瓣150、第二单向活瓣160、第三单向活瓣170以及外接管180。
鼻罩110的反面具有罩状的腔体,且该鼻罩110的两侧具有固定带199。
气囊120的一侧通过第一单向活瓣150与鼻罩110的腔体连通,且该气囊120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单向活瓣160与入气管130连接,第一单向活瓣150以及第二单向活瓣160保证了气体只能从外界流向鼻罩110,患者吸气时,通过患者自己用手挤压气囊,给予患者一定通气量,起到类似无创呼吸机吸气压(IPAP)作用,只是呼吸触发改为患者自行控制。
口含出气管140的尾部设有第三单向活瓣170,该第三单向活瓣170的下方连接外接管180的一端,该外接管180的另一端连接于气囊120与第一单向活瓣150之间。
具体地,口含出气管140为扁状长管,其头端呈鱼嘴状,且外侧具有一圈海绵垫圈141,以保证有牙齿缺失老人含住口含出气管140时,气体不容易从缺失牙缝处漏出。
口含出气管140由头至尾逐渐变细,呼气时可给患者气道形成一定阻力,起到类似无创呼吸机呼气压(EPAP)作用,防止肺泡过早陷闭。
如图3所示,第三单向活瓣170包括阀座171以及阀芯172,阀座171具有相通的横向气道a以及纵向气道b,阀芯172呈漏斗状,其设于横向气道a以及纵向气道b的相通处。
在挤压气囊120通气的同时,气流通过气囊120连接的外接管180向上吹动第三单向活瓣170内的阀芯172,阀芯172将口含出气管140封闭,从而保证挤压气囊120时气体只是进入肺部,而不会从口腔漏出。由于重力作用,阀芯172有下坠趋势,呼气时,呼出气流吹动阀芯172向下打开,从而打开出气通道。
为了便于固定,本实用新型还设计有额头支撑架190,额头支撑架190呈箍状,其与鼻罩110的上侧连接,额头支撑架190的两侧具有固定带199。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装置,呼吸触发由患者自行控制,患者可以随身携带,增加了患者的活动范围,甚至出门活动,同时,起到了部分无创呼吸机的功能(吸气压以及呼气末正压作用)。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未经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68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管造瘘口保护装置
- 下一篇:呼吸机管路分路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