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动车及便携式电动车的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1248.8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9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军;蒋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军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J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饶钱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动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动车及便携式电动车的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代步交通工具的也在不断的飞速发展,飞增的传统交通工具带来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也日益严重,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雾霾,其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汽车尾气。为了降低因车辆过多而导致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情况,世界各地都在大力提倡和推广出行使用绿色环保的新型交通运输工具或者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缓解上述问题。
绿色环保的新型交通运输工具例如电瓶车,虽然采用电能能够保护环境,绿色环保,但是电瓶车本身笨重,体积大,不论是搬运还是存放都很不便。同时电瓶车需要特定场所存放,如地下停车场,社会公共区域等,在运输过程重,由于其重量大,不允许带入电梯,高楼住户不能够搬运、存放于家中;而且如果将常规的电瓶车摆放家中,电瓶车金属零部件外露,容易带来不安全因素,如小孩跌倒或奔跑撞上静止的车辆或者将电瓶车碰到,由于电瓶车自身重量,很可能砸伤附近的人。因其体积和重量,电瓶车活动范围有限,仅限于室外,一旦车主要进如室内,必须先找到合适场所存放电瓶车,在外存放电瓶车很容易丢失或者在存放期间容易损坏。
另外虽然公共交通工具能够起到一定的代步工具,但是由于公共交通工具的线路多为既定的,并不能够满足从出发地直达目的地。在前往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点或从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点前往目的地的时候,只能通过步行前行,效率低下,而如果想省时省力,只能采用便携式代步工具,例如折叠自行车或电动平衡独轮车等。
但是这些便携式代步工具使用并不方便,其中,折叠自行车体积较大,使用需要多次折叠或展开,使用步骤繁琐,同时由于采用人力驱动,费时费力,而电动平衡独轮车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虽然使用方便,同时电力驱动省力,但是电动平衡独轮车的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为直立骑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如果速度过快或者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危险,并且电动平衡独轮车前期需要复杂的学习才能够掌握,不适合大面积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动车及便携式电动车的车架,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电动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外壳、电源和驱动电机。
所述车架包括前叉、支架和后叉,所述前叉与所述支架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后叉与所述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前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前叉,所述后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后叉。
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罩扣在所述前叉和所述前轮外侧,所述第二壳体罩扣在所述支架、所述后叉和所述后轮外侧,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用于使所述前叉相对所述支架转动,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的外缘均伸出所述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有车把和脚蹬,所述车把和所述脚蹬均对称设置。
所述电源和所述驱动电机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源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前轮和/或后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便携式电动车。
以上所述的便携式电动车,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伸出所述外壳。把手伸出外壳,同时把手与支架的上端连接,把手与支架固定更加牢固,使得使用者抓握把手抬升便可以实现对便携式电动车提携,便于使用者通过把手对便携式电动车的整体进行携带和运输。
以上所述的便携式电动车,优选地,所述车把和所述脚蹬均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车把与脚蹬均与外壳的外侧转动连接,在不使用的时候能够将车把和脚蹬折叠收纳,便于便携式电动车收纳,减少便携式电动车存放的体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以上所述的便携式电动车,优选地,所述车把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容纳折叠后的所述车把的凹槽。车把对称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上端,便于使用者坐在便携式电动车上抓握到车把对便携式电动车的前进方向进行控制。同时,第一壳体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大小和形状与车把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凹槽的位置与车把折叠后收纳的位置对应,这样能够将车把折叠进凹槽内,保证了车把折叠收纳后,第一壳体的外侧没有凸起,更加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军,未经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12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架
- 下一篇:烟气余热回收方法及烟气余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