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行李架耐久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7831.0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4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祁显宽;王峥嵘;马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行李架 耐久性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行李架耐久性试验装置,属于客车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客车内行李架用于方便乘客放置行李物品,行李架主要包括用于承托行李物品的底板,乘客将行李物品放置在行李架内,在行驶过程中,客车会产生颠簸、振动,行李架会受到其底板上的行李物品的冲击作用,导致行李架的底板向下凹陷,底板产生变形,在长期冲击作用下,行李架的底板可能会出现裂纹或断裂,底板向下的变形量增大,而客车内行李架的耐久性又是客车行李架重要性能之一,关系着乘客的人身安全,因此,客车整车生产时需要对行李架进行耐久性试验。
而国内客车整车厂进行新车研发时未开展相应的客车行李架台架耐久性试验,也未见与其相关的试验设备,只能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相应的分析软件进行耐久性分析,软件分析测出的行李架耐久性就会出现偏差,不能应用于实际产品的质量检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车辆的行李架耐久性试验的车辆行李架耐久性试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车辆行李架耐久性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用于冲击试验行李架耐久性的冲击头、用于驱动冲击头的加载装置,冲击头下方设有行李架固定结构,冲击头与加载装置连接。
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位于行李架固定结构下方的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与控制器控制连接,当接触开关与行李架底板接触时接触开关可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根据接触开关传递过来的信号控制加载装置停止。
所述加载装置包括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冲击头连接,所述控制器可根据接触开关传递过来的信号控制气缸停止运动。
所述气缸上设有用于定位气缸活塞高度位置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可根据位移传感器传递过来的位置信息控制冲击头的冲击高度。
试验台上设有用于记录冲击头冲击次数的计数器。
所述行李架为客车内行李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车辆行李架耐久性试验装置包括冲击头和加载装置,将行李架固定在行李架固定结构上,加载装置驱动冲击头向下冲击行李架,可以对生产出的行李架进行耐久性试验,检测出行李架的使用性能。
耐久性试验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接触开关,接触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冲击头向下冲击行李架底板,冲击过程中当行李架底板达到一定变形破裂或断裂时,行李架底板与接触开关接触,接触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冲击头停止冲击,这样不需要人工操作控制试验装置,冲击头能够及时停止冲击。
气动加载装置上设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定位活塞的运动位置,位移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位移传感器传过来的位移信号控制气缸的运动行程,进而控制冲击头的冲击高度。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记录冲击头冲击次数的计数器,能够准确的记录下冲击头的冲击次数;当行李架损坏后,试验装置停止冲击底板,计数器显示冲击次数,这样可以准确的测量行李架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辆行李架耐久性试验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源,2、气管,3、中控台,4、导线,5、行李架固定结构,6、接触开关,7、试验台,8、试验台框架,9、气缸,10、位移传感器,11、冲击头,12、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车辆行李架耐久性试验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行李架耐久性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7、冲击头11和加载装置,试验台7上具有试验台框架8和用于固定行李架的行李架固定结构5,行李架固定结构5位于冲击头11下方,试验台框架8具有横梁,加载装置固定在试验台框架8的横梁上,行李架固定结构5为框架结构,试验时,将车辆的行李架直接放置在框架结构上以实现行李架的固定,加载装置与冲击头11连接以驱动冲击头11运动,使得冲击头向下冲击行李架;本实施例中,加载装置为气动加载装置,气动加载装置主要包括气缸9、气管2和气源1,气管2连通气缸9和气源1;气缸9的活塞杆下端连接冲击头11。
车辆行李架耐久性试验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和为控制装置供电的电源12,控制装置与电源12通过导线4导电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行李架的变形控制加载装置停止;控制装置包括中控台3和接触开关6,中控台3内设有控制器和阀门,接触开关6、阀门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接触开关6位于行李架固定结构下方,接触开关6与中控台3控制连接。气动加载装置通过气管2与中控台3连接,气缸9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上分别连接有气管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7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