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电子式内外管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9680.0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7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白敏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B62K2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电子 内外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自行车有关,尤其指一种自行车的电子式内外管调整机构,特别可以适用于自行车的座管、避震前叉或避震后叉。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骑乘舒适性及安全性,自行车在不同部位的结构上皆具备有各种可调式设计(例如座垫的高度调整),让骑乘者可以根据体型、骑乘习惯及骑乘环境来进行操作,以符合不同骑乘者的使用需求。
就相关的公知技术来说,如日本特开2002-37158号专利是利用设置于座管内的马达驱动凸轮块转动,再由凸轮块推动阀件来控制流体的流动,使座管能够达到调整高度的效果。然而在此一专利中,由于阀件在设计上通常是相当难以被推动,所以马达必须得要输出一定程度的力量给凸轮块才能带动凸轮块完成对阀件的操作,但是这样一来,马达容易造成耗损而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电子式内外管调整机构,其结构简单且操作省力,可增加操作上的便利性及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式内外管调整机构包含有一外管、一内管、一调整阀、一马达,以及一控制单元。内管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外管内;调整阀具有一阀座与一活塞杆,该阀座固定于该外管内,该活塞杆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该阀座内且具有一位于该内管内的受抵端;该马达固定于该内管内且具有一驱动轴;该控制单元具有一施力件与一预压弹性件,该施力件抵接于该调整阀的活塞杆的受抵端且连接该马达的驱动轴,该预压弹性件套设于该马达的驱动轴且顶抵于该施力件。藉此,当启动该马达时,该施力件会利用该马达的驱动轴的驱动力量及该预压弹性件所释放的回复弹性力来推动该调整阀的活塞杆,使该调整阀的活塞杆在线性位移的过程中对该调整阀的阀座的流体连通状态进行切换,此时即可让该内管相对该外管升降而达到调整高度的效果。
更佳地,该马达的驱动轴对该施力件的驱动力量加上该预压弹性件对该施力件所释放的回复弹性力大于该调整阀的活塞杆的阻尼力,如此可以减少该马达的负荷,以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更佳地,该内管内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安装有一霍尔传感器,该施力件安装有一磁铁,当该磁铁由该施力件的轴向位移而对应或分开于该霍尔传感器时,该霍尔传感器会传送一感测讯号至一控制器,使该控制器控制该马达断电而完成该内管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主要显示施力件尚未抵压调整阀的活塞杆。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类同于图3,主要显示施力件抵压于调整阀的活塞杆。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中符号说明
10电子式内外管调整机构,20外管,30内管,40调整阀,42阀座,44活塞杆,46受抵端,50马达,60控制单元,61固定座,612上轴孔,614下轴孔,616导槽,618安装槽,62施力件,622小轴部,624大轴部,626径向凸部,63预压弹性件,64阶面,65磁铁固定孔66螺孔,70感测单元,72霍尔传感器,74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式内外管调整机构10包含有一外管20、一内管30、一调整阀40、一马达50、一控制单元60,以及一感测单元70,其中的外管20及内管30在此分别以座管及座杆为例进行说明。
内管30的顶端用以供一座垫(图中未示)组装,内管30的底端自外管20的顶端插设于外管20内,并且能沿着外管20的轴向上下位移。
调整阀40具有一阀座42与一活塞杆44。阀座42固定于外管20内;活塞杆44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阀座42内且具有一位于内管30内的受抵端46。由此,当活塞杆44的受抵端46受到外力的推顶时会切换阀座42内的油路状态。
马达50固定于内管30内且具有一驱动轴52,用以提供动力来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9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的可拆卸遮阳伞
- 下一篇:电动自行车脚叉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