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横向刚度的空心板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1837.0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5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潘盛山;王骞;曾强;张哲;耿铁锁;谭岩斌;邱文亮;黄才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宝元;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横向 刚度 空心 板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增强横向刚度的空心板桥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空心板桥设计理论多采用“铰接板法”,即把相邻板之间连接视为铰接,铰缝只传递剪力,而忽略实际铰缝构造处于弯、拉、剪的复杂受力状态。我国装配式空心板桥的铰缝早期普遍采用浅铰缝的构造。实践证明,浅铰缝构造的病害严重,容易造成单板受力,使整桥的承载能力降低同时挠度增大,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及桥涵的使用寿命。
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装配式空心板桥的铰缝逐渐采用深铰缝的构造,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铰缝的抗剪性能,但是并未根本解决铰缝破坏病害问题,铰缝仍然是整个装配式空心板桥的薄弱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空心板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这种构造可以提升空心板桥预制板之间铰缝的抗剪能力,从而增强空心板桥的横向刚度,提升桥梁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强横向刚度的空心板桥结构,包括满铰缝(与预支空心板梁高相等的铰缝)、横桥向预应力筋和扁形锚具。在预制板的底板设有横桥向预应力筋管道;相邻的预制板之间留有铰缝为满铰缝,满铰缝的高度与预制板的梁高一致,比深铰缝大。同时,满铰缝使预制板底部间隔变大,使得横向预应力筋的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此外,横桥向预应力筋采用扁形锚具,可以有效减小对预制板底板厚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益处是:使用这种铰缝,比一般的铰缝抗剪高度更大,即抗剪面积更大,从而铰缝的抗剪能力更强,预制板之间的横向联系更强;配合使用适当数量的横向预应力筋,使空心板桥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同时,横向预应力筋使空心板的横向下缘混凝土处于受压状态,从而避免出现常见的底板顺桥向贯通裂缝。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空心板桥横截面图。
图2为采用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空心板桥横截面图。
图中:1水泥混凝土铺装层;2柔性防水层;3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4满铰缝;5锚垫板;6横桥向预应力筋;7预制板;8铰缝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桥梁结构形式为15米简支板桥,宽度9.8米,简支板桥由8块预制板构成,其中预支边梁宽1.2米,预制中梁宽1.0米。
将预制板架设完成后,相邻预制板之间间隔为梁顶20厘米、梁底20厘米。分别在跨中及跨中两侧3米处,预留共3处横向预应力筋管道。将横向预应力筋穿入预留孔道,并安装固定端锚具。将预制板之间的横向预应力筋套上波纹管。然后铺设铰缝的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铰缝,并振捣。再浇筑7厘米厚水泥混凝土铺装层,振捣、养护完成后,在水泥混凝土层上方设置柔性防水层,铺设8厘米厚沥青混凝土铺装(铺装层结构也可以采用在预制板顶面设置柔性防水层,再在柔性防水层上铺设15厘米水泥混凝土铺装层,见附图2)。待铰缝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再张拉横向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用锚具将张拉端预应力筋锚固。最后,用压力泵将水泥浆灌入预留孔道,使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产生粘结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1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