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断长度可调式切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0010.4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8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盛林;陈海华;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盛林 |
主分类号: | B28B11/14 | 分类号: | B28B11/14;B28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断 长度 调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用陶瓷成型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切割泥条设备。
背景技术
日用陶瓷滚压成型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从原料车间加工成圆形状的泥条切成片状,传统的工艺方法是将泥条置于弓有多条平行钢线的铁框下面,将铁框下压,将泥条一次性切成多块,然后将泥块一块一块的使用,这样的工艺方法存在着缺陷。其一,弓在铁框上的钢线用的时间不久,钢线就会伸长,伸长的长短不一致,钢线间不平行,切成的泥块厚薄不一致,造成滚成型出来的坯体厚薄和坯体的密度不一致,从而生产的产品规整度差;其二,由于切出来的泥块多,需要使用一段时间才能用完,由于泥块有粘性,切出来没用到的泥块堆放在在一起,泥块间又会相互粘连起来,工人在使用时需要用手将泥块掰开,这样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影响了工作效率,又破坏了泥块的形状和结构,使成型的坯体质量下降。
针对以上问题,现有实用新型专利不能很好地解决,例如专利号为:CN201120164530.1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动切泥机》(授权公告号:CN202071192U),属于陶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包含传动机构、滚筒、传送带、光纤维传感开关、气、定位拉杆、切刀,传动机构与滚筒连接,传送带与滚筒匹配,光纤维传感开关设置在传送带的前方,气缸与定位拉杆连接,定位拉杆上设有切刀,该实用新型切制的泥饼薄厚一致,规整度好,使滚压产品薄厚一致,实物质量有了保证,解决了由泥饼造成的产品变形和开裂缺陷,提高了产品的等级率;另外,为生产企业节省了机前切泥工人数量,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泥饼破损,可以节约泥料重复加工10%左右,同时,使成型工序工艺卫生环境有明显提高。但是,该实用新型由于一次性切割泥块多,下道工序需要使用一段时间才能用完,这时由于泥块有粘性,切出来没用到的泥块堆放在在一起,泥块间又会相互粘连起来,工人在使用时需要用手将泥块掰开,这样增加了制坯工人的劳动量,影响了工作效率,又破坏了泥块的形状和结构,使成型的坯体质量下降。
比如专利号为CN94205871.2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个动力带动挤泥、切泥条、切泥坯的制砖机》(授权公告号:CN2208484),该实用新型涉及制砖机械,是把挤泥器中的搅龙增加了长度并在末端设计为锥形搅龙、即这一根搅龙在一缸、二缸中为柱形搅龙段,在出泥嘴内腔里为锥形搅龙段,切坯台部分的自动离合机构,由切坯台、台架、推坯板、固定座、支承架、连接板、离合器轴、偏心轮、离合块、离合器拨叉、连杆、摆杆、操纵杆、及传动部分构成。这种一个动力源来完成挤泥、切泥条、切泥坯等诸工序的制砖机,生产效率高、动力 消耗少、操作使用方便。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机构复杂,占空间大,对于陶瓷生产流水线上来说,是极不方便的,另外,该实用新型所切泥块不符合制作陶瓷碗类坯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断长度可调式切泥机构,解决了切泥效率低下、人工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切断长度可调式切泥机构,传送支架放置与地面上,传送支架两侧顶面安装了位置传感器,托板及泥柱组合体被放置于所述传送支架的上侧并且传送支架驱动托板运输泥柱,所述传送支架的正下方为支座,所述支座的下侧固定安装切泥气缸,上方为切泥机构。所述切泥机构包括调距手轮、丝杆、托架和滑杆以及丝杆安装板,所述托架固定于切泥气缸的活塞杆端,丝杆安装板安装于托架的左右两端,所述丝杆安装板之间固定丝杆,与丝杆配合安装并且由丝杆驱动的为滑杆,调距手轮固定在丝杆安装板的一侧。
所述滑杆的外形为T字形,T字形大端加工有螺纹孔,小端加工有切泥线固定孔,两个位置的孔的轴线正交。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
1、本装置为全自动化的泥柱切断机构,所需零部件数目较少且多为标准件,结构紧凑且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和维修成本都比较低,有利于推广,同时便于与其他设备形成自动化生产线。
2、利用丝杆螺母副的原理本装置设计成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切断的长度,要多少且多少,切泥气缸动作瞬间完成,避免泥柱切断面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氧化变色。
3、立式对称的结构布局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意识,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平衡快速切泥时产生的惯性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传送支架;2-托板;3-泥柱;4-切泥线;5-位置传感器;6-调距手轮;7-丝杆;8-切泥气缸;9-托架;10-滑杆;11-支座;12-丝杆安装板;13-导向槽。
图2是本发明的装置的主视图。其中,A处为泥柱流向工位;B处为切泥动作方向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盛林,未经赵盛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00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升降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耐油防污保健纤维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