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用低粘度、高导热硅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6033.2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8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吴畏;黄敏;倪婧;丁勇;刘振勇;刘新岩;拱印生;于明楷;王帅;李伟;石莹;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71/10;C08K5/3492;C09K5/1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116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粘度 导热 硅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用低粘度、高导热硅油,在保持原有硅油的优良性能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硅油的耐热、导热性能,属于冷却液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硅油是一类具有各种不同粘度、无毒、无嗅、无腐蚀、不易燃烧的聚硅氧烷液体油状物。硅油具有许多特殊性能,如温粘系数小、耐高低温、抗氧化、闪点高、挥发性小、绝缘性好、表面张力小、对金属无腐蚀、无毒等。由于这些特性使得硅油在工农业生产各部门,国防工业,科学研究及医疗卫生等部门,都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它广泛用于电气绝缘、脱模、消泡、阻尼、防震、滚压、防尘、防水、高低湿润等方面。作为导热介质来说,甲基苯基硅油用途比较广泛,但通用的甲基苯基硅油耐温等级高的往往粘度比较大,而粘度比较低的甲基苯基硅油耐热等级又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作为导热介质来说,甲基苯基硅油用途比较广泛,但通用的甲基苯基硅油耐温等级高的往往粘度比较大,而粘度比较低的甲基苯基硅油耐热等级又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用低粘度、高导热硅油,具有较低粘度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导热性。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用低粘度、高导热硅油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的低挥发、低粘度导热硅油,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
苯基甲基硅油(分子量为2000-3000) 100份、降冰片烷取代的聚芳醚酮二酚 0.1-5份:乙烯基改性GW-944 1-5份。
其中,所述的降冰片烷取代的聚芳醚酮二酚具有以下通式:
其中n=10-15;
所述的乙烯基改性GW-944具有下列结构:
乙烯基改性GW-944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GW-944100克、二碳酸二叔丁酯(BOC)50克、碳酸钾10克以及二氯甲烷300毫升,用N2 置换反应器空气3次,搅拌4 h,然后加入烯丙基溴15克,搅拌10 h;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至5.0,减压抽去溶剂,再用乙醚萃取,无水Na2SO4干燥,产物用柱层提纯(正己烷/乙酸乙酯)后得到乙烯基改性GW-944。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低粘度、高导热硅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比例将降冰片烷取代的聚芳醚酮二酚与苯基甲基硅油混合后,加入乙烯基改性GW-944,混合均匀后即可得到低粘度高导热的硅油。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利用苯基甲基硅油具有的特定粘度,以满足本发明使用的粘度、挥发性以及耐热耐老化性能,同时添加特定的离子液体,在提高体系热导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体系的挥发性能。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较低粘度的同时,还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高的导热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将GW-944 100克、二碳酸二叔丁酯(BOC)50克、碳酸钾10克以及二氯甲烷300毫升混合,用N2 置换反应器空气3次,搅拌4 h,然后加入烯丙基溴15克,搅拌10 h;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至5.0,减压抽去溶剂,再用乙醚萃取,无水Na2SO4干燥,产物用柱层提纯(正己烷/乙酸乙酯)后得到乙烯基改性GW-944。
实施例2
将0.1kg酚类抗氧化剂:降冰片烷取代的聚芳醚酮二酚与100kg分子量为2000苯基甲基硅油混合均匀后,加入实施例1制备的1kg乙烯基改性GW-944混合均匀后即可。所得产物测试结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6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