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牢固型钢丝带束层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7962.6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蒋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达强橡胶制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C9/16 | 分类号: | B60C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牢固 型钢 丝带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丝带束层轮胎,特别是一种牢固型钢丝带束层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中的钢丝束带层能够提高轮胎的结构强度,提高轮胎的性能,已是目前轮胎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轮胎中钢丝束带层的存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轮胎滚动时,受地面的影响,轮胎会发生形状的变化,尤其是钢丝束带层边缘处受的应力最大,形变也最大,造成钢丝束带层边缘发生翘曲变化,这种翘曲变化很容易造成钢丝束带层与橡胶的脱离,降低轮胎的结构强度,加速轮胎的损坏。另外,由于钢丝束带层边缘较锋利,钢丝束带层边缘反复地翘曲变化会磨损周围的轮胎胎体,使胎体损坏。特别是对于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钢丝带束层轮胎【授权公告号:CN201881833U】,由于该钢丝带束层轮胎的钢丝带束层与通常的轮胎钢丝带束层不同,采用的是外圈钢丝带束层大于内圈钢丝带束层的形式,使钢丝束带层翘曲对这种轮胎的影响更大。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防止或减小轮胎钢丝束带层翘曲的牢固型轮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牢固型钢丝带束层轮胎,本轮胎具有能防止或减小轮胎钢丝束带层翘曲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牢固型钢丝带束层轮胎,包括设置在胎面胶与胎体帘线之间的钢丝带束层,所述的钢丝带束层上设置有防止钢丝带束层边缘翘曲的钢丝带束层抱箍带。抱箍带沿钢丝带束将钢丝带束边缘向轮胎中心箍紧,防止钢丝带束边缘向轮胎外侧翘曲。钢丝带束层抱箍带可以是各种强度较高的线状体或带状体等结构,如金属线(带)、化纤线(带)等。
在上述的牢固型钢丝带束层轮胎中,所述的钢丝带束层抱箍带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环绕在钢丝带束上的带体构成。
在上述的牢固型钢丝带束层轮胎中,所述的钢丝带束层抱箍带的带体可以是首尾固定连接成封闭环状体的结构。
在上述的牢固型钢丝带束层轮胎中,所述的组成钢丝带束层抱箍带的带体也可以是由单个带体首尾搭接或多段体彼此首尾搭接构成封闭的环状体。也就是说钢丝带束层抱箍带不是首尾固结的封闭环,而是由一个或多个有自由首端和尾端的带体环绕在钢丝带束上构成。采用这种存在自由首端和尾端的带体的目的是方便生产,因为轮胎在生产是过程中通常需要将轮胎在一定的条件下撑大,存在自由首端和尾端的带体能够适应轮胎的变化,待轮胎形状固定后,带体也固定在轮胎的胶体上,同样起到抑制钢丝带束层翘曲的作用。
在上述的牢固型钢丝带束层轮胎中,所述的钢丝带束层抱箍带为一圈或一圈以上。
在上述的牢固型钢丝带束层轮胎中,所述的钢丝带束层抱箍带的带体为一根或一根以上的复胶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牢固型钢丝带束层轮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钢丝带束层上设置抱箍带能防止钢丝带束层的翘曲。
自由首尾端搭接的钢丝带束层抱箍带利于轮胎的生产。
2、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有效防止轮胎钢丝束带层翘曲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轮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轮胎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轮胎的复胶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首尾固定连接的抱箍带封闭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单个带体首尾搭接的抱箍带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多段体彼此首尾搭接的抱箍带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单个带体首尾搭接的两层结构的抱箍带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多段体彼此首尾搭接的另一种抱箍带示意图。
图中,1、胎面胶;2、胎体帘线;3、钢丝带束层;4、钢丝带束层抱箍带;5、复胶线胶体;6、复胶线内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钢丝带束层轮胎【授权公告号:CN201881833U】的基础上实现的,即应用在具有外圈钢丝带束层大于内圈钢丝带束层特征上的轮胎,当然不限于这种轮胎。一种牢固型钢丝带束层轮胎,包括设置在胎面胶1与胎体帘线2之间的钢丝带束层3,所述的钢丝带束层3上设置有防止钢丝带束层边缘翘曲的钢丝带束层抱箍带4。本实施例的抱箍带为2个,分别位于钢丝带束层3的两侧,紧箍扎在钢丝带束层3的边缘。在如图3所示,每个抱箍带4为复胶线结构,即由胶体5将数根线6并排胶结在一起构成,本实施例采用的是5根线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达强橡胶制品研究所,未经金华市达强橡胶制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轮胎
- 下一篇:棘轮壳补强结构及其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