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甲氧基氢硅烷的工业化连续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0405.2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0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锋;甘俊;胡江华;秦传俊;陈圣云;甘书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04 | 分类号: | C07F7/0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甲氧基氢 硅烷 工业化 连续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甲氧基氢硅烷的工业化连续制备方法,属精细
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甲氧基硅烷既含有水解的烷氧基键(Si-OCH3),又含有活泼的氢键(Si-H),其中Si-OCH3键通过水解缩合转化为硅氧烷;与格氏试剂反应可生成有机烷氧基硅烷;Si-H键能与一系列的烯、炔等不饱和基的化合物在铂系催化剂下发生硅氢加成反应,得到各种有机硅的偶联剂、有机硅封端固化的聚醚以及聚丙烯酸酯密封胶和黏合剂等产品,并且适合于制备许多高纯的有机硅化合物,如改性的硅烷密封胶、抗雾剂、拒水剂、硅烷偶联剂如乙烯基、环氧基及甲基丙烯酰氧基衍生物和涂料材料,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近年来很受重视有机硅工业重要中间体。目前三甲氧基氢硅烷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为直接法:即采用甲醇与硅粉反应合成三甲氧基氢硅烷,该合成方法于1948年由直接法合成有机氯硅烷的发明人Rochow提出,但当时反应效果较差,随着市场对烷氧基硅烷需求量的增加,人们对该合成方法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6-1997年在意大利建成了第一套工业规模直接法合成三甲氧基氢硅烷的生产装置,其主要优点为,产能比较大,不产生腐蚀设备的副产物,能够满足市场对烷氧基硅烷的需求,但存在设备投资大;反应条件苛刻,安全生产系数不高等问题。
第二种方法为酯化法:即采用甲醇与三氯氢硅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三甲氧基氢硅烷,据资料报道,目前采用酯化法的生产工艺有两种:一种方法为不完全酯化的连续生产工艺,即三氯氢硅与不足量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反应的粗品进行蒸馏分离,将分离出的低沸物再实施循环酯化,以进行连续化生产。另一种方法为间歇式完全酯化工艺,即三氯氢硅与足量的甲醇进行酯化反应,使三氯氢硅的硅氯键反应完全,将反应好的粗品直接进行常压蒸馏,得到三甲氧基氢硅烷产品,上述的第一种酯化方法表面上生产效率比较高,但实际上三甲氧基硅烷的低沸沸点与产品沸点相差10℃,且共沸,不易分离,大部分低沸需要反复循环,实际生产效率并不高;第二种酯化方法虽不需要将低沸循环,但属于间歇式反应,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市场对烷氧基硅烷的需求。
针对目前三甲氧基氢硅烷生产工艺的诸多不足,有必要研究一种三甲氧基硅烷的工业化制备方法,既能克服现有生产工艺的不足,又能满足目前市场对烷氧基硅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制备方法的诸多不足,不仅收率高,而且能够连续化生产的三甲氧基氢硅烷的工业化连续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甲氧基氢硅烷的工业化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质量流量计及体积流量计双重控制的方法将三氯氢硅、溶剂、甲醇按质量比为1.0:0.1:0.20 —1.0:0.1:0.40,流量比为3:0.5:0.9—3:0.5:1.1连续加入至一级反应釜内反应4h,三氯氢硅与溶剂进入反应釜内,甲醇进入塔上部,一级反应釜釜温控制为10-50℃;
2)一级反应釜反应4h后,启动一级粗品泵及甲醇进料阀门,将一级反应釜的粗品连续泵入二级反应釜塔上部,甲醇进入二级反应釜塔下部,控制一级粗品与甲醇的质量比为1:0.48—1:0.28;流量比为2.5:0.9—2.5:1.1,二级反应釜釜温控制为70-90℃;反应时间为4h;
3)二级反应釜反应4h后,启动二级粗品泵将二级反应釜粗品连续泵入溶剂蒸馏釜塔中部,溶剂蒸馏釜釜温控制为70-90℃,溶剂从塔上部蒸出,经冷凝器冷凝后,被收集到溶剂接收罐内循环使用;
4)溶剂蒸馏釜塔上部温度稳定为60或65℃后,启动溶剂粗品泵,将溶剂蒸馏釜内的粗品泵入产品蒸馏釜塔中部,产品蒸馏釜釜温控制为90-120℃,产品从塔上部蒸出,经冷凝器冷凝后,被收集到产品接收罐,得三甲氧基氢硅烷成品。
所述的溶剂为正己烷、环己烷、石油醚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HSiCl3 + 3CH3OH → HSi (OCH3)3 + 3HCl
同时有如下四个副反应:
1#:HSi (OCH3)3 + CH3OH → Si (OCH3)4 + 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4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