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电源并联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6659.8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1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舒振宇;徐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冲 |
地址: | 2017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电源 并联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电源并联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焊机是生产加工领域中的重要设备,而逆变焊机作为焊机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横跨了焊接工艺、电弧及电力电子等多门学科。通常情况,逆变焊机中的逆变式弧焊电源的性能便深刻影响焊机的性能。
对于包括两个以上并联回路的逆变焊机而言,对其中并联的焊接电源回路的控制,将深刻影响焊机自身及焊接的性能。现有的控制,是通过单个脉宽调制芯片驱动输出驱动信号控制多个并联回路,从而实现并联回路同步工作。现有的逆变电源大都采用单组主回路输出大功率,不仅每个功率器件会承受较高的负荷,并且回路的发热量和无功功率也会也会很大,此外单个脉宽调制芯片控制多个并联回路还有下述缺陷:
中频变压器的原边电流限制为多组回路并联后的电流总和,而并不是单组主回路,这样一旦并联回路的出现均流问题时,负荷重的回路会损坏。
中频变压器的原边过电流保护监测为所有回路并联后的电流总和,一旦其中的一组出现过流时会无法及时保护导致功率器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焊接电源并联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焊接电源并联控制电路,包括:
主单元控制电路、从单元控制电路;所述主单元控制电路与所述从单元控制电路相连接;
所述主单元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焊接电源中并联的主回路中的第一主回路,并产生同步信号;
所述从单元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主单元控制电路的同步信号后,控制焊接电源中并联的主回路中所述第一主回路之外的其它主回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单元控制电路为多个,每一个所述从单元控制电路均接收所述主单元控制电路的同步信号同步控制一个主回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单元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产生控制第一主回路的PWM信号的第一脉宽调制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单元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产生控制主回路中所述第一主回路之外的其它主回路的PWM信号的脉宽调制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单元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产生同步信号的电容、电阻振荡电路及斜率补偿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容、电阻振荡电路与所述第一脉宽调制芯片连接,用于产生同步信号中的振荡同步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率补偿电路与所述第一脉宽调制芯片连接,用于产生同步信号中的补偿同步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率补偿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电阻串联连接后与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并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脉宽调制芯片为电流型脉宽调制芯片UC3846。
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焊接电源并联控制电路,主单元同步控制电路产生的同步信号,传输至从单元控制电路,使所述主单元同步控制电路与从单元同步控制电路对焊接电源中并联的主回路的控制同步。本实用新型使主/从单元控制电路分别同步输出脉宽调制信号控制IGBT/MOSFET等功率器件,实现多组主回路并联、同步、均流工作;降低了单组主回路的输出功率,从而提高了单组回路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焊接电源并联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焊接电源并联控制电路中主单元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焊接电源并联控制电路中从单元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电源并联控制电路100,包括主单元控制电路110、从单元控制电路120和130。主单元控制电路110与从单元控制电路120和130相连接。
主单元控制电路110,用于控制焊接电源中并联的主回路中的第一主回路,并产生同步信号。从单元控制电路120和130与主单元控制电路110相连接,接收来自主/从单元同步控制电路的同步信号后,控制焊接电源中并联的主回路中第一主回路之外的其它主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6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