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北斗、GPS多模收发一体化导航通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8049.6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9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余华伟;张文;孙小鹏;陈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纳雨田通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9/33 | 分类号: | G01S19/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北斗 gps 收发 一体化 导航 通信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北斗GPS多模收发一体化导航通信模块,属于射频通信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北斗导航系统RDSS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的一种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系统。但北斗一代RDSS的定位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它采用主动式定位方式,使得用户机不能自主解算出自己的坐标值,而且用户容量有限,定位精度不高,易暴露用户目标位置等。
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在导航原理上采用与GPS系统类似的被动三维定位原理,卫星星座的有效范围不是全球性的,而是区域性;可以支持用户级以中国为中信的一定范围内的自主实时三维定位。
GPS卫星导航系统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在目前的卫星导航系统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且GPS属于国外军方控制,且GPS对不同等级用户提供不同精度的定位服务。
在一些应用领域,应用终端所得到的位置信息无法及时与外部进行共享,通信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北斗一代RDSS,可以实现简短数字报文通信的功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单一模式的定位导航系统无法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如何将北斗一代RDSS、北斗二代及GPS有效的集成起来,显得十分必要。
2013年4G移动通信技术正式投入使用,进入大范围的信号覆盖阶段。4G信号的频带为2510-2590MHz,极其邻近北斗RDSS的接收频段,同时4G信号功率较大,因此对RDSS终端造成了强信号干扰,经常导致北斗终端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克服4G干扰问题,使北斗应用能顺利拓展,显的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集成北斗一代RDSS、北斗二代RNSS及GPS、低功耗、小体积的北斗GPS多模收发一体化导航通信模块,以解决单模式导航定位模块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北斗、GPS多模收发一体化导航通信模块,包括北斗一代RDSS单元、北斗二代RNSS/GPS单元、电源处理单元(电源处理单元可采用电源管理芯片实现)、连接器和金属盒体;
北斗一代RDSS单元和北斗二代RNSS/GPS单元都载在一块PCB板上;电源处理单元为北斗一代RDSS单元和北斗二代RNSS/GPS单元供电;
所述北斗一代RDSS单元包括:第一低噪声放大器、收发处理射通道、功率放大器及基带处理模块;外部信号经低噪声放大器后、再经收发处理通道传到基带处理模块;输出信号为:基带处理模块的输出信号经收发处理通道后,再经功率放大器即得北斗一代RDSS单元的输出信号;
所述北斗二代RNSS/GPS单元包括:BDS-B1/GPS-L1双模导航模块和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外部的BDS-B1信号和GPS-L1信号经过第二低噪声放大器传入BDS-B1/GPS-L1双模导航模块;
所述金属盒体包括壳体和隔腔筋条;PCB板装在壳体内;隔腔筋条在壳体内壁和PCB表面之间,且与壳体内壁和PCB表面的接地焊盘密贴;隔腔筋条有多个,各个隔腔筋条把PCB表面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空间隔成多个隔腔,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收发处理射通道、功率放大器、基带处理模块、BDS-B1/GPS-L1双模导航模块和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分别在一个隔腔内;
所述连接器露出金属盒体表面;连接器包括一个板对板连接器和三个射频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焊接在所述PCB板上;三个射频连接器分别连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
所述电源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和基带电源模块;第一电源模块为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和第二低噪声放大器供电;第二电源模块为功率放大器、收发处理通道和基带处理模块供电;
DBS-B1/GPS-L1双模导航模块的UART接口、基带处理模块的UART接口、GPIO接口连接在板对板连接器上;第一、二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接口分别连接在板对板连接器上。
所述收发处理通道采用的是博纳雨田公司研发的BN622X芯片。
所述金属盒体的两边设有定位孔,该定位孔是螺孔或通孔。所述定位孔有四个,定位孔两两对称分布在金属盒体左右两边;四个定位孔围成长方形;位于同 一边的两个定位孔距离金属盒体中心的距离相同,且两个定位孔的孔距作为长方形的一边长为30mm;长方形的另一边长为50mm;
板对板连接器的中心位置偏离金属盒体竖直中心线距离为3.82mm,偏离金属盒体水平中心线距离为23.6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纳雨田通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纳雨田通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8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箱位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雷达故障诊断的综合信号源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