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材自动计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6998.1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8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杜福友;杨院生;李道明;向德奎;赵崇;唐光锋;王建举;张玉青;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20 | 分类号: | B65B57/20;B07C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自动 计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生产包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材自动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需要包装的管材或者线材通常需要进行准确的计数,然后进行包装。而对管材进行计数完全依赖人工,计数不准确,同时人工的劳动强度大,计数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材自动计数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材自动计数装置,包括对管材进行分拣、计数的分拣计数机构、把管材转移到所述的分拣计数机构的提升翻转机构以及把分拣、计数完毕的管材进行收集的升降下料机构,所述的分拣计数机构包括能够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分拣轮、靠近所述的分拣轮设置的计数器,所述的分拣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齿槽,每个所述的齿槽能够收容一个管材,管材从所述的升降下料机构上落入所述的分拣轮,计数后落入所述的升降下料机构。
优选地,所述的提升翻转机构包括底端部一侧能够转动设置的提升底架、能够升降的设置在所述的提升底架上的提升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的提升支架上的上料架,所述的上料架能够与所述的分拣轮的齿槽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提升底架与提升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的提升底架的底端部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气缸。
优选地,所述的升降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支架、固定在所述的下料支架上方的下料架以及能够沿所述的下料支架升降的收料槽,所述的下料架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的分拣轮的齿槽相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的收料槽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下料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能够沿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能够沿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的收料槽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滑块上,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靠近所述的第一支架或第一支架一侧连接有第三气缸。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杆设置有多根,所述的第三气缸连接在一根所述的连接杆上。
优选地,所述的计数器为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分拣轮的宽度大于等于管材的长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的结构对管材/线材进行分拣计数,其结构简单,计数准确,计数效率高,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材;20、分拣轮;200、齿槽;21、计数器;30、提升底架;31、提升支架;32、上料架;33、第一气缸;34、第二气缸;35、固定块;40、下料支架;400、第一支架;401、第二支架;41、下料架;42、收料槽;43、第一滑块;44、第二滑块;45、连接杆;46、第三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管材自动计数装置,包括对管材1进行分拣、计数的分拣计数机构、把管材1转移到分拣计数机构的提升翻转机构以及把分拣、计数完毕的管材1进行收集的升降下料机构。以下对各个机构做详细描述:
分拣计数机构包括能够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分拣轮20、靠近分拣轮20设置的计数器21,其中:分拣轮2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齿槽200,每个齿槽200能够收容一个管材1,并且分拣轮20的宽度大于等于管材1的长度,以保证分拣的稳定性;计数器21可以采用传感器。
提升翻转机构包括底端部一侧能够转动设置的提升底架30、能够升降的设置在提升底架30上的提升支架31以及固定在提升支架31上的上料架32,上料架32能够与分拣轮20的齿槽200相连接。其中:提升底架30与提升支架31之间连接有第一气缸33,具体为第一气缸33的缸体固定在提升底架30上,活塞杆与提升支架31相连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实现提升支架31的升降。提升底架30底端部一侧可以转动连接在地面上,也可以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块35上;提升底架30的底端部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气缸34,具体为第二气缸34的缸体固定在地面上,活塞杆与提升底架30相连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实现提升底架30的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6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绕膜机
- 下一篇:具有防护装置的吸塑包装封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