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母裙边自动锁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6028.0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裴照明;于昕;邓爱雄;王洪兵;罗应梅;王德鹏;罗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5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自动 锁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对裙边螺母的裙边进行自动锁铆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桥总成的配合件大多采用螺栓和螺母进行紧固。但在整车运行中,螺栓螺母的松脱不易及时被发现,所引起的车辆不能正常行驶的现象比较普遍,给汽车车桥厂家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的社会影响。
目前,汽车车桥总成的螺母防松普遍采用弹簧垫片、涂紧固胶的方式,但是,对于大扭矩的螺母,除了采用了涂紧固胶的防松措施外,通常还要对螺母的裙边进行变形锁铆,以提高大扭矩螺母防松脱的可靠性。然而,由于螺母裙边的结构原因,通常都是采用人工冲铆的方式,对螺母的裙边进行锁铆。这种作业方式,不能有效保证锁铆部位螺母裙边变形的一致性,甚至在锁铆的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用力不均,部分螺母裙边开裂,导致锁铆点无法达到应有的防松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对螺母锁铆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裙边自动锁铆机,采用对螺母裙边锁铆点自动加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并且通过检测元件控制锁铆点的变形量,从而使锁铆点的螺母裙边达到理想的锁铆效果,以保证车桥总成的制造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增压机构的活塞杆与拉杆连接,拉杆上带有拉销杆,拉销杆穿入锁铆刀头的滑槽中,滑槽的轴线与拉杆的轴线成18度至20度的角度,螺母定位在定位装置内。
所述气液增压机构的油缸下连接法兰与主体的主体底板连接,电控按钮装在主体的环形手柄上。
所述初定位套带有孔一与孔二,螺母的中部棱边初定位在孔一内,初定位套的孔二与主体的外圆表面配合安装;可拆卸定位板与主体(14)的下端安装孔连接,定位簧片插入定位板的槽内,用螺钉固定,定位簧片落入与螺母配合的轴头的键槽内,螺母的上部裙边精确定位在定位板的内孔内,定位板对螺母的锁铆点进行精确定位。
所述主体上装有用于控制螺母锁铆点锁铆深度的探测杆与触发检测元件,检测元件为接近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气液增压机构的液压缸产生的拉力作用在拉杆上,使锁铆刀头绕着拉销杆运动,自动加压使螺母裙边产生塑性变形,实现对螺母的锁铆功能;并通过探测杆触发检测元件,控制锁铆刀头对螺母裙边锁铆点的变形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能准确控制锁铆点的变形量,可有效避免因变形量的增大,导致螺母裙边锁铆点破裂的现象,也避免了因锁铆点变形量不足,导致螺母锁固不可靠的现象,从而使锁铆点的螺母裙边达到理想的锁铆效果,保证了锁铆点对螺母紧固防松功能。
2、能使每个锁铆点相对锁铆槽的位置准确,使螺母裙边锁铆的变形量一致。
3、可有效提升车桥总成的制造质量及产品的竞争力,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图1的初定位套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图1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图1的定位簧片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图1中主体结构局部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6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