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撑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5145.4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辉;赵毅;李相锋;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撑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车辆发动机罩撑杆装置,本装置作用是使汽车发动机罩打开后,支撑住发动机罩,使其保持在开启状态。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罩的汽车上的常规零件,正常情况下为关闭状态,开启后可以方便操作发动机舱内的零件,此时需要一个装置能够使发动机罩保持在开启状态。
现有的发动机罩撑杆一般是用一根简单的金属杆,一端固定在车身上,一端为自由状态。发动机罩开启后,需要手动将金属杆支起,将金属杆自由状态的一端支撑到发动机罩特定位置,从而实现维持发动机罩开启状态的功能。此方法缺点在于开启时需要一只手撑住发动机罩,另一只手操作金属杆,使其支撑住发动机罩,发动机罩一般都比较重,如果女性、身材矮小或者体力较弱的人使用时,会非常费力甚至无法完成打开发动机罩的动作,使用很不方便。另外一些汽车是使用气撑杆结构来实现,但由于零件成本很高,只在少数高端车上使用。
针对以上撑杆结构的缺点,亟需发明一种开启方便且成本较低的发动机罩撑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车辆发动机罩撑杆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启方便而且成本也低的发动机罩撑杆装置。
该新型发动机罩撑杆装置将常规的金属杆分解成可以互相旋转的金属臂。该装置包括连接臂、安装支座和限位装置。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通过所述安装支座连接到发动机罩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的一端通过轴销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所述安装支座连接到车身上,所述安装支座有两个,分别固定到车身和发动机罩上。所述连接臂能够绕轴销相对安装支座转动。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也能够通过装配在一起的轴销转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罩在打开或闭合时连接臂也能随之打开和合拢。
所述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臂相互连接的一端。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杆、弹簧、限位罩和拉手。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连接端侧面上分别开有安装限位杆的孔,该两孔在发动机罩打开到最大位置时互相对齐重合。所述限位杆是一根具有轴肩的销,其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上对齐重合的两孔可以锁死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相对位置;另一端有横向开孔,用于安装所述拉手;所述弹簧套在限位杆横向开孔的一端;所述限位罩套在弹簧上。
因此要求所述弹簧直径应小于所述限位杆的轴肩直径和所述限位罩内径,所述限位罩开有一通孔,其直径介于限位杆和弹簧直径之间,一方面允许限位杆伸出开有横向开孔的一端,另一方面与轴肩一起对所述弹簧进行限位。限位罩与第一连接臂或第二连接臂固定在一起,最后将拉手安装到限位杆的横向开孔中。
使用这种装置,发动机罩在打开过程中,两个连接臂可以绕轴销转动,通过针对不同的发动机罩开启角度调整连接臂的长度,使其在发动机罩打开到最大角度时相互成180度,此时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上的两个孔正好重合,限位杆在弹簧的作用下插入两孔中,从而固定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相对位置,使发动机罩保持在开启状态。此过程中双手只需要抬起发动机罩即可,不需要对撑杆进行操作。关闭发动机罩时,需要一只手撑住发动机罩,另一只手拉一下拉环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即可恢复自由转动,发动机罩即可关闭,操作十分简便。另外该装置采用纯机械方式设计,实现容易,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发动机罩关闭时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发动机罩开启时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限位装置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限位装置立体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b是图6a中限位装置A-A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个实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罩关闭时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罩开启时的整体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5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客车
- 下一篇:一种喷水织机异形筘干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