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核分枝杆菌非编码RNA的系统发现、标注和功能研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4793.1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琳;陈涛;李海成;郭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04;C12N15/11;C12R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06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核 分枝杆菌 编码 rna 系统 发现 标注 功能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结核分枝杆菌非编码RNA的系统发现、标注和功能研究。本发明通过实验得到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者血清中miRNA表达谱,然后通过信息分析得到潜伏感染人群血清中miRNA表达量最高且与正常人群差异最大的4种miRNA。高表达量保证了以此靶标做为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同时与正常人群差异最大保证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基于上述筛选得到的4种miRNA,本发明构建了一种以小分子RNA为标记物,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结核病进行诊断的试剂盒。该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诊断领域,具体涉及miRNA作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标记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结核分支杆菌引起感染和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1/ 3 的人口受结核菌感染,目前结核病控制的三大挑战:多重耐药结核菌(multidrug resistancetuberculosiscle bacillus ,MDR-TB) 的流行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deficiency virus , HIV) 感染、流动人口多,使中国结核病的控制难度巨大。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即20亿人是潜伏性感染者。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仍是主要传染病之一,每年有约900万例新发患者和200万例死亡患者。对结核病自然史的研究表明,人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约有5%的感染者会在2年内发病,而95%人成为潜伏性感染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是指宿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未发病,无活动性结核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和细菌学证据,但PPD试验阳性或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的一种特殊状态。潜伏性感染者一生中约有5%-10%的概率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在结核病低流行地区,对潜伏性感染者者进行筛查和预防性治疗是结核病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策略能将潜伏性感染者后续发病的风险降低90%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水平,现在迫切需要更为精确快速的诊断新技术用于临床标本分离和鉴定结核分支杆菌。
目前临床现有结核病诊断技术根据每种技术所针对的靶标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微生物学方法、血清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微生物学方法以涂片和各种培养方法为代表。其中的涂片法比较迅速,一般1个小时可以出结果,但是阳性率只有20%左右。罗氏培养法目前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所需要周期长,一般4-8周,而结核病强化期的治疗是2个月。如果等培养结果出来在对患者进行干预,将会延误治疗;但如果不等培养结果即进行治疗,又可能因为误诊使患者承受抗结核药物副作用所带来的痛苦。
而关于血清学方法,WHO已经发表公开声明,目前市场上所应用的血清学结核病诊断方法都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目前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态的方案有两种:PPD和干扰素释放试验。PPD 实验简单廉价,但是其敏感性、特异性较低,不能区分卡介苗,而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效能高,但是其步骤繁琐,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来发展比较迅速的一个领域,各种方法都是以结核分枝杆菌的RNA或者DNA为靶标。但是该类方法所面临的问题是未能找到一个另人满意的靶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miRNA 作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标记物的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检测小分子RNA hsa-miR-1246和/或hsa-miR-375和/或hsa-miR-30e-5p 和/或hsa-miR-410-3p的特异性引物在制备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
检测hsa-miR-1246的引物为:
RT-PCR引物:CTCAACTGGTGTCGTGGAGTCGGCAATTCAGTTGAGACAGGCCA(SEQ ID NO.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未经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4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收钢渣中铁及利用其尾渣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