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环类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7216.6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4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轩竹(海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C07D403/12;A61K31/5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环类间 变性 淋巴瘤 激酶 抑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四环类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其药学上可接受 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物制剂和药物组合物, 以及该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由间变性淋巴瘤激 酶介导的癌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可通 过自身磷酸化募集下游蛋白,进而表达特定的基因,调节细胞代谢和生长。间变性淋巴瘤激 酶最早发现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largecelllymphoma,ALCL)中,后来发现在非 小细胞肺癌(NSCLC)中亦有高表达。
ALK在某些ALCL/NSCLC中的异常表达来源于不同的染色体易位。这些染色体易位均 可产生相应的融合蛋白。对这些融合基因分析表明,它们都含有ALK基因3’端编码胞内激 酶区的基因序列,而与ALK融合的基因片段均含启动子元件及编码介导自身二聚化的序列, 从而导致细胞内具有ALK激酶活性的融合蛋白高表达及过度激活,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所 以,ALK胞内激酶区的活性及相应的信号传导途径是导致ALCL形成的重要分子机制。
由此可见,研发针对ALK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以有效的降低突变的ALK基因对下游蛋 白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肿瘤细胞侵袭、增殖等效应,最终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起到抗肿瘤 的作用。目前已经有辉瑞公司的克唑替尼(Crizotinib)成功上市,对于特定的患者,ALK抑 制剂展示出了良好的抑制活性。但已有大量临床证明一代ALK抑制剂Crizotinib,容易产生 耐药性,因此,设计并筛选对Crizotinib产生耐药的患者也有良好的疗效的二代ALK抑制剂, 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已经上市的ALK抑制剂包括辉瑞研发的Crizotinib,Roche研发的Alectinib,结构式为Novartis研发的色瑞替尼(Ceritinib),结构式为AstraZeneca研发的AZD-3463,结构式为目前处于临床前期研究。
因此,通过化合物结构修饰寻找新的化合物结构,努力改善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提高成 药性,如提高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来寻找对ALK突变有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对于临床上 因ALK突变引起的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开发针对ALK的小分子抑制剂为目标,发明了对治疗和/或预防ALK介导的癌 症相关疾病具有良好效果的四环类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具体的技术方案为如下:
方案1.通式(Ⅰ)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
其中,
R1选自-COR6,-CO2R6,-CONRR6,-SOR6,-SO2R6或-SO2NRR6,
R、R6独立地选自氢原子、C1-6烷基或3~8元碳环;
R2、R3独立地选自氢原子、C1-6烷基或3~8元碳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轩竹(海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轩竹(海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72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