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的冷却结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8512.1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5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荣达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5/075 | 分类号: | C07K5/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冬 苯丙 氨酸 冷却 结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的冷却结晶方法。
背景技术
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俗称阿斯巴甜,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其热稳定性较差,55℃以下相对较稳定,在pH2~4之间相对比较稳定,其盐酸盐的溶解度较大。
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在体内迅速代谢为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即使大量摄入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200毫克每千克体重),在血液内也不能检测到阿斯巴甜。
由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提供的天冬氨酸仅占人体每日所摄入量的1-2%。虽然天冬氨酸和一些氨基酸(如谷氨酸)联合作用可能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但研究表明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并无神经毒性,而通过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摄入的天冬氨酸无法达到足够产生毒性的剂量。
甲醇在体内代谢为甲醛,进而氧化为甲酸,以甲酸形态在体内停留时间最长,因此被认为是甲醇毒性的作用机理。但由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提供的甲醇不会引起严重健康问题。首先,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提供的甲醇少于果汁和柑橘类水果,而啤酒等发酵类饮品中甲醇含量更高。然后,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产生的甲醛量远远小于人体正常饮食产生的甲醛量,哪怕以最大剂量摄入阿斯巴甜,在血液中甲醛和甲酸浓度并无明显升高。
因此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也是一种健康的甜味剂。
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在目前的生产工艺的中和生产过程中,都会有碱局部过量的现象,每个生产厂家的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成品中都含有杂质2-(5-苄基-3,6-二酮哌嗪-2-基)乙酸,有的厂家控制好一些,杂质含量低一些,有些厂家控制差一些,杂质含量高一些,杂质2-(5-苄基-3,6-二酮哌嗪-2-基)乙酸产生后去除非常困难,通过洗涤的方式可以去除一部分,但总体收率也受到影响,杂质2-(5-苄基-3,6-二酮哌嗪-2-基)乙酸的存在会影响到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C14H18N2O5)的品质和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的冷却结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配制溶液,将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配制成水溶液;
B、冷却,将步骤A配制好母液冷却,有一小部分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粗品晶体析出;
C、静置,有更多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粗品晶体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荣达树脂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荣达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8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