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气味钛合金加工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7150.6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9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顾忠华;王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思特(上海)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7/00 | 分类号: | C10M167/00;C10M169/04;C10M17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袁步兰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味 钛合金 加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用的切削液,具体地说是一种低气味钛合金加工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及钛合金具有耐腐蚀、强度高等突出的优点而被称作“太空金属”或“海洋金属”。由于钛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制造业上,应用于军用飞机、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航天器、人造卫星壳体连接座、燃料箱、导弹尾翼等等。钛合金在船舰工业上应用的部位有耐压壳体、螺旋桨和桨轴、通海管路、各类管接头、热交换器、升降装置、系泊装置等等。钛合金也是较为理想的医用金属材料,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植入人体的植入物。医用钛合金弹性模量接近人体骨骼,因此钛合金人工关节,包括膝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被广泛用于人体矫形手术中。钛也正在向体育运动器材应用领域进军。目前,最大的应用领域是全世界都在用钛铸造高尔夫球杆头。
另外,钛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能比较差,主要原因为:导热性差,导致切削温度很高,减低了刀具的耐用度。600度以上温度时,表面形成氧化硬层,对道具有强烈的磨损作用。且,塑性低、硬度高,使剪切角增大,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长度很小,前刀面上应力很大,刀刃易发生破损。钛合金切削过程中的这些特点使其加工变得十分困难,导致加工效率低,刀具消耗大。
以往加工此类材料选用的加工油,为满足钛合金加工苛刻的润滑性能要求,添加了诸如氯、磷、活性硫等化学添加剂,而切削加工中因切削油产生大量的油雾,从而会对操作工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低气味钛合金加工油,不仅具有低气味,优异的润滑性能,而且更易生物降解,满足钛合金的苛刻加工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低气味钛合金加工油,其中各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所述基础油为菜油、豆油、葵花籽油、蓖麻油、油酸异丁酯、己二酸二异辛酯、新戊二醇酯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抗氧剂为二异辛基二苯胺、辛基丁基二苯胺、苯基-α-萘胺的一种。
所述抗磨剂为硫化植物脂肪酸酯。
所述油性剂一为季戊四醇四油酸酯、三羟甲级丙烷油酸酯、油酸甲酯、油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极压剂为改性的氮化植物油衍生物。
所述油性剂二为聚合的蓖麻油酸衍生物、聚合的硬脂肪酸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防锈剂为油酰肌氨酸、咪唑啉铵盐、十二烯基丁二酸半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一种低气味钛合金加工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基础油加入搅拌釜中,将温度升至40-50℃,然后依次加入抗氧剂、抗磨剂、油性剂一、极压剂、油性剂二、防锈剂,继续搅拌30min,即得到透明、均一的低气味钛合金加工油。
该制备方法中,搅拌的转速为100r/min。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极性植物油作为基础油,其润滑效果比矿物油型产品更好;
(2)植物油基切削油蒸发和雾化造成的损失相当低,从而可以为人们营造出一个健康和清洁的工作环境;
(3)采用先进的氮化植物油技术提高产品极压性能,替代了对人体的有害的氯,磷,硫等有害的化学添加剂,气味更加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低气味钛合金加工油,其中各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实施例2
一种低气味钛合金加工油,其中各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实施例3
一种低气味钛合金加工油,其中各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实施例4
一种低气味钛合金加工油,其中各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实施例5
一种低气味钛合金加工油,其中各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思特(上海)化学有限公司,未经马思特(上海)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