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霉素类化合物化学筛选去重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2421.9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6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红;杨建芳;宋艳秋;刘歆;高鹏飞;张成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71003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霉素 化合物 化学 筛选 重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分离筛选去重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青霉素类化合物化学筛选去重复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天然药物创新遭遇瓶颈:重复发现率达99.9%,去重复显得尤为重要。LC-MS等前景好的去重复方法须借助昂贵的仪器,专业性强,常独立于具体天然产物分离之外。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又称薄层层析,是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它兼有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具有设备和操作简单、花费最低、展开时间短、检验灵敏度高、多通道多维检测、可不连续的离线操作、能衍生化、结果直观等优点,主要用于微量样品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
现行TCL定性必须随行对照品,经过两种以上不同组成的展开剂展开,Rf均与对照品一致时,才可以认定该斑点与对照品是同一化合物。这些定性鉴定过程仍处于经验过程中,而且随行对照品经常不可得,最终的定性鉴定效果不理想。
德国HKI研究所利用TLC数据库,对8000个微生物来源的粗提物进行筛选,从中筛选分离出259个化合物,其中129个为新结构化合物,但其排重方法和数据库未见报道。在没有随行对照的情况下,如果建立一定标准化操作(SOP),原则上,每增加一组展开剂或增加一种衍生化检测方法,就增加一些鉴定的比对信息,展开剂越多,比对信息越多,鉴定越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霉素类化合物化学筛选去重复方法,旨在解决目前青霉素类化合物去重复定性鉴定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青霉素类化合物化学筛选去重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标准化操作程序SOP下,建立已知青霉素类化合物的展开数据库,在SOP下展开未知样品;
S2、计算未知样品在展开剂下,含有所有已知化合物的最大概率,然后计算所有展开条件下含有已知化合物的最小的最大概率;
S3、将所述最小的最大概率分别和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含有未知化合物。
优选地,在步骤S1中,已知青霉素(β-内酰胺)化合物在标准化操作程序SOP操作下展开,Rf及其分布规律包含:9种青霉素(β-内酰胺)13种展开剂展开Rf值,其中,每种青霉素在不同展开剂(zkj)下Rf值,服从N(Rf,0.052)分布,各个展开剂下Rf值相互独立。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在步骤S2中,所述已知化合物的最小的最大概率计算过程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在SOP下按多种展开剂展开,记录条带数及每个条带的Rf值;
2)分别计算TLC每个条带属于所有已知化合物的概率;
3)分别找出属于所有已知化合物最大概率的条带,并记录该最大概率值;
4)重复步骤1)、2),计算所有展开剂展开下属于所有已知化合物最大概率的条带,并记录该最大概率值;
5)分别取各个展开剂各个已知化合物概率最小值;
6)计算包含所有物质(X1,X2,…,Xi,…,Xb)最小(Min(g1),Min(g2),…,Min(gj),…,Min(gb))的最大概率值Minmax。
相比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基于TLC去青霉素化合物重复,不仅具有设备和操作简单、花费最低、展开时间短、检验灵敏度高、多通道多维检测、可不连续的离线操作、能衍生化、结果直观等优点,而且去重复定性鉴定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青霉素类化合物化学筛选去重复方法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青霉素类化合物化学筛选去重复方法用Matlab编写的脚本表示的去重复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青霉素类化合物化学筛选去重复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标准化操作程序SOP下,建立已知青霉素类化合物的展开数据库,在SOP下展开未知样品
在步骤S1中,建立数据库及SOP,如下表所示: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理学院,未经大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2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