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煮蕉芋粉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5672.6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6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彭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华成 |
主分类号: | A23L1/214 | 分类号: | A23L1/214;A23L1/09;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27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煮蕉芋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蕉芋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煮蕉芋粉。
背景技术
蕉芋又名旱藕、蕉藕、藕芋,是一种适应性广、产量高的淀粉作物,生长在亚热带地区。通常所说蕉芋实为蕉芋根茎,其可供药用,富含淀粉、粗纤维、粗蛋白、还原糖、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硒、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及1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C,营养丰富,有补气、祛寒湿、化痰止咳、解毒、通便、健脾、和胃、润肠等作用。蕉芋硒元素含量尤其丰富,油脂含量低,对预防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有极大好处。经常食用蕉芋能增强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健脾强胃,其系天然减肥食品。
现有技术中,人们均是将蕉芋加工为蕉芋粉丝后进行煮食。由于粉丝需要煮制,不方便人们食用;同时,粉丝为固体物质,不利于消化吸收;并且在长时间煮制过程中,蕉芋本身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或被高温破坏。
现有技术中,养生糊,因其品质柔腻,易于肠胃的消化吸收,男女老少皆宜,可生胃津、健脾胃、滋补养人,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食方式。比如专利CN100360057C和CN103284098B分别公开的莲藕粉,是人们常食用的一种食品,通过开水直接冲调可成为莲藕糊,方便营养。
但由于蕉芋表面粗糙并带有残叶等杂质,容易混带泥沙,不易洗净,从而影响蕉芋糊的口感。并且蕉芋含有大量的长纤维,磨浆过滤后,余下的纤维残渣携带走大量粉质,得到的产率较低。同时,由于蕉芋中淀粉的分子量相对较大,用开水难以烫熟,不能直接冲糊。
发明内容
针对前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直接使用开水冲调成为蕉芋糊的免煮蕉芋粉,以方便人们食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煮蕉芋粉,由重量百分比为80-90%的蕉芋原粉、10-20%的甜味剂制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蕉芋原粉的制备:选择新鲜的成熟蕉芋,冲洗表面泥沙后,去皮,再次清洗;得到的蕉芋块放入磨浆机中,加入重量为1-2倍的清水,研磨成浆料;所述浆液经30-80目纱网过滤得到滤渣和一次浆液;所述滤渣继续放入磨浆机加水研磨,再过滤,得二次浆液;将一次浆液和二次浆液合并,搅拌后静置2-5min,转移浆液,残余固体物质倒弃,重复此步2-4次,使洗净残余的泥沙;浆液继续搅拌后静置2-6h使沉淀,倒出上层清液,保留沉淀物,继续加入清水,按此步洗涤2-4遍;将所得沉淀物铲出,置于干净容器内晒干,得到蕉芋原粉。
(2)原料调配:按重量配比称量蕉芋原粉、甜味剂,混合后送入磨粉机中反复碾磨0.5-1h,得到蕉芋细粉;所述蕉芋细粉送入滚筒烘干机中先50-60℃烘干1-2h,结束后立即转移至10-15℃洁净的冷金属板上并均匀摊开,冷却10-30min;再转移至烘焙箱中100-120℃熟化1-2h,结束后立即转移至10-15℃洁净的冷金属板上并均匀摊开,冷却10-30min;分袋包装,得到免煮蕉芋粉。
进一步的,蕉芋去皮前与直径为1-2cm的石子按重量比1∶0.2-0.5的比例加入清洗笼中,不断翻滚并同时使用自来水冲洗20-40min。通过石子与蕉芋的摩擦,可将大部分泥沙和残叶等杂质去除。
在加工过程中反复洗涤,避免产品混有泥沙影响口感。去皮前先进行初步冲洗,去掉大部分泥沙和残叶等杂质,去皮后进一步清洗,并在洗浆过程中沉淀出比重较大的泥沙。结合三个步骤,最大程度去除泥沙杂质,以保证产品品质。
采用二次磨浆的方法,将首次研磨过滤后的残渣再次研磨,其中的长纤维被进一步粉碎,长纤维夹带的粉质被洗出,从而提高产品最终产率。并且,加水研磨可以获得粒度更细的粉末。
过滤和洗浆也是制备的关键。本发明所采用的滤网目数更高,以保证蕉芋粉粒度足够细小,从而保证开水冲糊时蕉芋粉能够充分熟化。多次洗浆,去除残余杂质,提高产品品质;而各个营养成分因锁定在淀粉分子中不会流失。
蕉芋粉先低温除去过量游离水,避免有水情况下直接高温烘干导致蕉芋粉中的淀粉完全变性,由于淀粉的粘性而导致板结。低温烘干之后高温进一步半熟化,半熟化后的蕉芋粉使用开水可直接冲调成糊,并最大程度保持原有质地。同时,使蕉芋粉得到充分干燥。
烘干或烘焙结束后,因蕉芋粉的温度较高,淀粉分子活动强烈。在有限的区域内,淀粉分子重新排列,并通过氢键相互连接,线性分子缔合形成不溶性沉淀,导致溶解度减小,不利于蕉芋粉冲糊。通过对所得蕉芋粉进行快速冷却,可以防止淀粉分子发生团聚,保持细度;同时避免长时间冷却过程中蕉芋粉发生吸水致使板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华成,未经彭华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5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