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1567.5 | 申请日: | 2014-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2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捷安信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A23D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食用油 中黄 曲霉 毒素 方法 | ||
1.一种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在装有食用油的装置中,使用紫外光来降解黄曲霉毒素;其中紫外线的波长为302nm,强度为600μw/cm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是塑料、玻璃、金属制成的带有紫外光源的容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有用于盛装食用油的腔体(1)、用于遮光的腔体瓶塞(2),且腔体瓶塞(2)内安装有带有紫外灯管(4)的紫外发生器(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体(1)的内壁上涂有涂料,所述的涂料包括有如下的组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着力促进剂是由如下的方法制备的:首先将氨基甲酸丙烯酸树脂50份、N,N-二甲基乙醇胺3份混合后,升温至80-90℃,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30份搅拌,降温后加入气相二氧化硅10份完成制备。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包括有如下的步骤:
1)首先制备涂有防紫外线的涂料的容器,所述的涂料包括有如下的组分:
其中附着力促进剂是由如下的方法制备的:首先将氨基甲酸丙烯酸树脂50份、N,N-二甲基乙醇胺3份混合后,升温至80-90℃,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30份搅拌,降温后加入气相二氧化硅10份完成制备;
2)在容器内装入食用油,封闭入口后打开紫外灯进行降解处理;
3)处理后,打开入口,倒出食用油完成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捷安信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捷安信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15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比色灯箱结构
- 下一篇:一种设置凸起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利用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