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引射式全预混分段燃烧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7875.0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7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国;张蕊;张斌龙;赵冬芳;张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1/14 | 分类号: | F24H1/14;F23D14/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引射式全预混 分段 燃烧 供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燃气进行供热、供生活热水的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引射式全预混分段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供热系统是利用燃气燃烧过程释放的热量来给供热工质(水)加热的装置。其中燃气的燃烧方式分为部分预混式燃烧和全预混燃烧。部分预混燃烧过程氮氧化物比较高,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部分预混燃烧方式将逐渐被淘汰。全预混燃烧方式具有污染物低排放的优点,目前市场上全预混燃烧器多为圆筒型,与之匹配的换热器是圆筒型换热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圆筒型换热器成本相对翅片式换热器要高,而且圆筒型全预混燃烧器需要的混合系统较复杂且成本高,因此造成了整个燃气供热系统的总投资和费用较高。实用新型人曾经创造性地实用新型了一种正压引射式全预混燃烧供热装置(申请号:201310135997.7),这种供热装置虽然能克服上述缺点,但是供热负荷比的调节范围不大,另外供热装置内燃烧室处于正压状态,燃烧产物有渗透入室内的可能性,将污染室内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引射式全预混分段燃烧供热装置,结构紧凑,分段燃烧控制技术使其具有较大范围的负荷调节比,供热装置运行时燃气和空气混合完全,燃烧方式属于全预混燃烧,燃烧产物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较低,实现了燃气燃烧过程的低污染物排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投资较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负压引射式全预混分段燃烧供热装置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该供热装置包括壳体、燃料分段供应系统、燃烧室、换热系统和引风式排烟系统,所述燃料分段供应系统包括燃气管及与其相连的燃气分配腔,所述燃气分配腔上还设有电磁阀A和电磁阀B,所述电磁阀A和电磁阀B的上方分别设置一个进气腔,所述进气腔上各设置一组燃气喷嘴,围绕着该组燃气喷嘴的外周设有与壳体贯通的环形进气口,与每个燃气喷嘴对正的位置处均分别设有一引射式混合器,所述引射式混合器的顶部自下而上设有分配孔板和火孔板,所述引射式混合器的底部设有内进风口;所述燃烧室设在所述引射式混合器的上方;所述换热系统包括与换热器相连的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上方,所述换热器采用翅片式换热器;所述引风式排烟系统包括风机、集烟罩和平衡式烟道,所述集烟罩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上方,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集烟罩的内部,所述平衡式烟道设有外进风口,所述平衡式烟道与所述风机相连,烟气经风机排入平衡式烟道。
本实用新型负压引射式全预混分段燃烧供热装置,其中,所述风机为强排防爆风机,空气由外进风口进入壳体与燃料分段供应系统、燃烧室、换热系统形成的中间孔隙为负压环境,空气流经内进风口到达引射式混合器前为负压。
所述燃气分配腔根据供热装置热负荷大小,通过开关电磁阀A和电磁阀B分段控制燃气流经喷嘴的个数,进而控制火孔板火孔燃烧的区域。
每组燃气喷嘴包括多个燃气喷嘴,燃气喷嘴的直径为1.2~2.5mm,每个燃气喷嘴的负荷为1~5kW,燃气喷嘴的个数取决于供热装置的额定热负荷。
供热装置所有的燃气以及燃气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全部经过引射式混合器进行混合后,再流经分配孔板和火孔板,火孔板的火孔热强度为5~25W/mm,引射式混合器的个数取决于供热装置的额定热负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目前国内燃烧器多采用部分预混燃烧方式,NOx排放量大于110PPm,而本新型结构采用的是全预混燃烧方式,CO和NOx排放量明显降低,尤其对于NOx减排效果显著,在过剩空气系数为1.25的条件下,NOx低于40PPm。此外,本新型结构采用多个引射式混合器进行混合,即可满足燃气和空气完全混和,该混合系统设计结构简单,相对于国外全预混燃烧器采用的混合器成本较低,突破了国外全预混燃烧器企业对该类产品的技术垄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7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独立粘箱机送纸单元用的真空皮带传送装置
- 下一篇:玻璃钻孔机用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