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切断阀的自动脱开复位手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6598.1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洲;王贝贝;李东明;于海勇;南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贝特尔流体控制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60 | 分类号: | 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171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切断 自动 脱开 复位 手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切断阀,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切断阀的自动脱开复位手轮机构。
背景技术
天然气输气站压力控制系统主要由安全切断阀、监控调压阀、工作调压阀组成。安全切断阀的阀体是通过法兰与监控调压阀前的管道相连接,阀体上的指挥器(导阀)通过引压信号导管与工作调压阀后的管道相连接,接收下游反馈控制压力,控制安全切断阀的开关,将下游压力控制在设定范围之内,保证正常的下游管道供气压力和燃气安全输送。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旋启式安全切断阀,其旋启手轮多为与手轮轴固定连接,不能脱开,当力量不够或者手打滑时,手轮会快于人的反应时间而瞬时反转,发生伤人事故,造成停输时间过长,使管道输送天然气的安全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全切断阀的自动脱开复位手轮机构,当遇到力量不够或手打滑,手轮上外力消失,手轮瞬时发生反转时,使手轮与手轮轴瞬时脱开,避免了伤人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切断阀的自动脱开复位手轮机构,包括手轮、手轮轴、旋转齿轮和旋启式翻板,其特征是:所述手轮与手轮轴结合部设有手轮自动脱开装置,所述手轮自动脱开装置包括挡环和复位弹簧,所述手轮的内圆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挡环,所述挡环与手轮内圆凹槽之间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手轮轴前端与手轮内圆呈四方或六方或花键插接配合结构,所述手轮通过螺栓与手轮轴前端固接。
所述挡环由两个半圆形构成整体双瓣挡环。
所述螺栓与手轮轴端面之间设有挡圈。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当遇到力量不够或手打滑,手轮上外力消失,手轮瞬时发生反转时,手轮内的复位弹簧也会瞬时发生作用,弹出手轮,使手轮与手轮轴瞬时脱开,此时只有手轮轴继续反转,而手轮不转,避免了伤人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手轮自动脱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全切断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瓣挡环的主视图。
图中:1、双瓣挡环,2、手轮轴,3、挡圈,4、螺栓,5、复位弹簧,6、手轮,6-1、凹槽,7、旋转齿轮,8、旋启式翻板,9、安全切断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见附图,一种安全切断阀的自动脱开复位手轮机构,包括手轮6、手轮轴2、旋转齿轮,7和旋启式翻板8,所述手轮与手轮轴结合部设有手轮自动脱开装置,所述手轮自动脱开装置包括双瓣挡环1和复位弹簧5,所述手轮的内圆设有凹槽6-1,所述凹槽中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双瓣挡环所述双瓣挡环与手轮内圆凹槽之间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手轮轴前端与手轮内圆呈四方或六方或花键插接配合结构,所述手轮通过螺栓4与手轮轴2前端固接。所述螺栓与手轮轴端面之间设有挡圈3。只有通过外力将手轮推入档位后才能带动轴转动,撤去外力后,手轮会自动离开档位。
本实施例,正常时,手轮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手轮轴的六方面位置脱开,而与手轮轴的圆柱面配合。当需要翻转旋启式翻板时,人为施加外力,用外力推动手轮压缩复位弹簧后,手轮与手轮轴的六方接合,使手轮与手轮轴的六方面相连,转动手轮,即可以将旋启式翻板打开,达到气体流通的目的。当撤去对手轮所施加的外力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手轮会自动与手轮轴脱开。由两个半圆形构成整体的双瓣挡环,其作用是:一是起到固定弹簧的作用,相当于弹簧座,二是起支撑手轮的作用,手轮与手轮轴脱开时,手轮与手轮轴之间就会有几毫米的间隙,手轮就不会与手轮轴成90度垂直状态。另外,此挡环之所以加工成双瓣,是因为加工成四方、六方或花键的地方要比轴头部大,挡环加工成一体的无法装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贝特尔流体控制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贝特尔流体控制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6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